女病人換不同血型心臟後 半年後肺炎亡 主診醫生未核對血型致歉

撰文:梁芷君
出版:更新:

患有心肌肥大的女病人,在院留醫急求換心續命,院方突收到一名去世人士捐出心臟,惟該捐贈者是AB+型血,女病人卻是A+血型,手術最終成功完成,病人亦沒出現排斥現象。惟術後半年,女病人感染肺炎死亡。死因庭今(8日)就女病人的死作研訊,其主診心臟科顧問醫生范瑜茵作供,稱她在手術期間,才發現捐贈者血型與病人不同,惟病人當時不換心便活不下去,范今在庭上兩度為沒有核對病人的血型資料而致歉。

死者袁惠芬丈夫蘇先生亦有出席聆訊。(梁芷君攝)

死者袁惠芬於2013年5月21日,在瑪麗醫院接受心臟移植手術,並於2014年1月21日因肺炎過身,終年59歲。

主診醫生稱手術期間才發現血型不乎

時任葛量洪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范瑜茵作供時指,她當時是袁的主診醫生,袁患有心肌肥大,因心臟衰竭而入住深切治療部,進院後曾注射3支強心針及安裝心臟起搏器,之後她出現腎衰竭,並將袁放在移植心臟名單的首位。在做手術期間,她才發現將不符合死者血型的心臟移植,之後已為死者洗血,亦開抗排斥藥以防出現排斥。

院方一直有留意袁的病情,而袁的病情亦一度穩定,惟11月尾時,袁呼吸困難,要入院及插喉,及至12月尾,袁的肺功能喪失,並於1月21日離世。

主診醫生:當時不作手術 病人隨時會死

范在盤問下稱,她在術前一天,在瑪麗醫院為病人施急救期間,接到護士電話通知有心臟可捐贈,而捐贈者的血型為AB+型,她當下想到袁正留醫深切治療部,出現多重器官衰竭。范指,她當時問:「AB+可以畀A+?」護士則指:「都可以。」范說:「再唔做,(袁)隨時會死。」但她兩度說:「好抱歉,我無再check。」

范又承認,正常而言,AB+血型的心臟,不應移植到A+血型的病人身上,除非之前有計劃,而在手術後,范亦有向袁的丈夫解釋血型出錯的問題。

女死者袁惠芬2013年在瑪麗醫院進行換心手術。(資料圖片)

醫管局事後已建立器官拿取系統

范稱,在該次失誤後,醫管局之後成立了小組調查事件,並就器官拿取系統,建立有系統的程序,並且沿用至今。而事件發生後,醫管局曾派醫護人員到史丹福醫院實習4星期,之後每年亦派人接受培訓,另有安排醫護團隊接受安全文化管理的課程。

負責為袁做移植手術的操刀的心胸外科顧問醫生區永谷供稱,2013年5月21日凌晨1時,得知伊利沙伯醫院有人捐出心臟,並選中袁進行移植手術。被問及是誰人決定挑選袁作移植手術時,區稱,理論上他可以給意見,但最終由葛院方面決定。而被問范及他都有份決定時,區承認稱「可以咁講」。

手術途中才知悉情況 已回不了頭

區永谷醫生續指,當天上午9時20分時開始做手術,而至11時15分時,區已將心臟放好並縫合時,手術室突然接到范的緊急電話指AB+血型心臟,錯誤移植到血型屬A+的袁身上。區直言當下「諗咗幾秒」,後來「同自己講,器官已經返唔到轉頭」,而袁的心臟亦已取出並放在手術台上達30分鐘,已經無法將袁的心臟放回,故決定繼續手術。

手術最終於下午2時15分完成,而術後已與袁的丈夫解釋事故,並安排洗血清,亦說明如發生排斥,可能會即時死亡。區指,考慮到袁的情況,他最終在袁的病情穩定後,在6月11日向他解釋血型錯配的事件,而袁亦表示明白情況,情緒亦穩定。

病人服抗排斥藥後免疫力降低

死因庭下午傳召瑪麗醫院病理學醫生何肇倫,何稱,死者在術後曾服用抗排斥的藥物,而免疫能力亦因而降低,故導致死者的肺受真菌感染而死亡,而死者是死於嚴重的真菌性肺炎。而何在醫管局代表的大律師盤問下亦承認,進行移植手術後,病人都需要進食抗排斥藥。

聆訊明天繼續。

案件編號:CCDI-88/2014(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