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即時有效繁殖率升穿1 疫情受控防線失守 或有爆發風險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進入第六波新冠病毒疫情?酒吧、卡拉OK重開等第二階段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前夕,本港疫情在周二(17日)現「雙失」,一方面單日新增328宗確診個案,令維持十日單日少於300宗關口失守,創本月單日新高;港大醫學院編制的「本地個案的即時有效繁殖率」,周二深夜最新數值突破1,升至1.0159,代表一名患者會傳染多於一人,未來確診人數將會上升,是3月5日以來首次失守疫情受控防線。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在周二疫情記者會亦指,現時即時繁殖率大槪為1;但若再上升,表示會有更多社區傳播,或有爆發風險,故市民仍要小心。

▼5月15日 觀塘工廈「御善私房菜」爆疫▼

+2

「即時有效繁殖率」屬公認評估疫情指標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日前推斷,如果稍一不慎,兩周後本港將爆第六波疫情;而港大公共衞生學院流行病學講座教授高本恩更直指,本港已進入第六波。

政府曾表示,倘要評估疫情發展及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其中一項指標是參考「即時有效繁殖率」;港大醫學院亦指出,為掌握疫情發展,全球認同均以即時有效繁殖率作為一個指標。

八達通數據可縮短數據滯後

港大醫學院曾指,為進一步縮短估計「即時有效繁殖率」的滯後,八達通是其中一個重要數據來源,可提供關於香港居民的出行數據,了解市民在不同地區的接觸模式及強度等。

港大醫學院周二(17日)更新「即時有效繁殖率」,數值終升破1,代表疫情仍然擴展。

即時繁殖率數值大於1 代表疫情仍然擴展

不過,到底可如何理解有關數字?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曾舉例解釋,倘今天有一人中招,經過第一個感染代後增至5人染疫,便可將「即時有效繁殖率」理解為5;而再經歷另一個感染代後,出現25宗個案,即時有效繁殖率仍會繼續維持5,感染人數出現幾何式增加。

郭健安曾表明,當即時有效繁殖率數字小於1,便代表疫情受控,即一名患者傳給少於一人;相反若數值大於1,則代表疫情仍然擴展下去。

▼5月16日 東鐵線過海段通車後首個上班日情況▼

+6

延伸閱讀:疫情|第六波爆發在即 定第五波餘波 港大數據顯示疫情正惡化

即時有效繁殖率數值2月大部份時間維持在3

在第五疫情開始爆發時,即時有效繁殖率在1月1日元旦日達6.3111,當時由國泰空少群組引發大批密切接觸者中招;之後急速回落,兩周後回落至1.1水平;但其後急速反彈至1月20日的5.1237,到1月底回落至1.5 水平,這個浪由在檢疫酒店中招的尼泊爾婦返回社區後擴散。其後大除夕及農曆新年開始,市民大舉四出辦年貨及拜年,即時有效繁殖率開始倒升,2月上旬達到3.8806,直至2月下旬才跌穿3字關口,其後開始落,到3月5日終跌穿1,降至0.9679。

在2月時,本港每隔數日,確診人數便幾何級上升,2月底至3月底高見每日6至7萬宗,可見與有效繁殖率成正比,但有些診滯後。

5月起爆發的五個群組情況。

最低升至1.0159 仍呈上升趨勢

即時有效繁殖率由3月初至4月中,維持在0.3至0.4水平,本港每日新增確診個案也顯著回落由。不過由4月下旬開始,數值開始拾級而上,於三星期內由0.5升至周二的1.0159,近兩個半月升次失守疫情受控防線,95%置信區間上限更達1.2,並且仍呈上升趨勢。

▼5月16日 金鐘站東鐵線及荃灣線放工人潮▼

+7

歐家榮:若繁殖率再上升 有爆發風險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在周二疫情記者會指出,在過去兩周,每日個案數字約維持在200至300宗水平,若與前幾波比較,形容是「較高水平」。他又指,在過去7天平均每天有282宗個案,而再之前的7天則有286宗,即過去14天間,暫未見到下跌或上升的趨勢,估計與放寬社交距離措離有關。

歐說,有部份餐廳出現爆發,故「即時繁殖率」或慢慢上升,但每日的個案數字位處穩定水平,「可能一個人平均傳比一個人,繁殖率可能大槪約1左右。」不過他強調,若「即時繁殖率」再上升,表示會有更多社區傳播,或有爆發風險,故市民仍要小心。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左)若「即時繁殖率」再上升,表示會有更多社區傳播,或有爆發風險。(孔繁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