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海隧道擠塞徵費三大原則曝光 研劃一收費 又分時段收費不同

撰文:黃偉倫
出版:更新:

2018年《施政報告》提出三隧分流方案,最終胎死腹中。運輸及房屋局今日(10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重提三隧分流,指平日繁忙時間,三條過海隧道已嚴重擠塞,建議實施「擠塞徵費」,當中提到三大徵費原則,包括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繁忙時段的收費會較貴;非繁忙時段則較便宜。文件又提到,假如隧道在同一時段的收費,調整至相若甚至相同水平,便可鼓勵駕駛者選用最直接的隧道,而不會因價格問題繞道。
文件亦強調,交通增長主要是私家車,故徵費是以控制私家車過海隧道為重點,根據各類別車輛的載客效率,及對社會的經濟效益,以釐訂收費水平。文件續指,如在2023年收回西隧時,不實施「擠塞徵費」,維持現有收費,過海擠塞問題只會更嚴重。

目標明年收回西隧後實施「擠塞徵費」 繁忙時段較貴

西隧的專營權將於2023年8月1日屆滿,之後西隧將成為政府隧道,由政府負責營運及釐定收費水平。2018年時,政府提出「三隧分流」,透過調整隧道收費,以紓緩擠塞問題,不過當時的建議中,紅隧收費大幅調升,引來各界批評,最終政府擱置方案,等待收回西隧專營權再作打算。

根據運房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提出在接收西隧後,實施「擠塞徵費」,同樣調整三條過海隧道的收費,以紓緩擠塞問題。文件提到,「擠塞徵費」透過在交通繁忙時段,徵收較高費用,並針對效率偏低的車輛,以改變駕駛人士的出行習慣。

一日劃分三個收費時段

文件提到有第三大徵費原則,第一項為不同時段不同收費,於不同時段收取不同費用,初步構思是將平日劃分為三個收費時段,包括繁忙時段、一般時段,以及非繁忙時段。一般時段會收取「一般收費」,早上或傍晚繁忙時段則需在一般收費之上,以分散繁忙時段的交通量;在非繁忙時段則因應交通情況,收取較「一般收費」為低的「非繁忙收費」,讓該時段使用過海隧道的人士受惠。

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的徵費原則(立法會文件)

如劃一收費可鼓勵駕駛者減少繞道

第二個原則是希望減少繞道行駛。文件指,收費希望令駕駛者避免於繁忙時段出行,或改乘公共交通工具,從而紓緩繁忙時段的擠塞情況,降低隧道車龍對非過海及周邊道路的影響。另外,假如隧道在同一時段的收費,調整至相若甚至相同水平,便可鼓勵駕駛者根據行程選擇最直接的過海隧道,減少繞道使用其他隧道。

+1

按「效率優先」原則定收費 私家車成針對重點

第三個原則是效率優先,文件指過海交通的增長主要來自私家車,因此措施應控制私家車使用過海隧道為重點,騰出道路予其他車輛。如以「效率優先」為原則,應根據各類車輛的載客效率及對社會的經濟效益,以釐訂收費水平。

運輸署:不實施「擠塞徵費」會令塞車更趨嚴重

文件指,由於新冠疫情影響了市民的出行習慣,運輸署的顧問現正整合2021年9月底至12月的交通調查數據,並更新相關交通模型,以評估不同隧道收費方案對交通的影響。當局強調,如在收回西隧時,不施行「擠塞徵費」 並維持現時各過海隧道的收費,擠塞問題只會更趨嚴重,尤其當疫情過去,交通需求將大幅上升 ,進一步加重過海隧道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