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新冠」對社會的影响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2019冠病毒病疫情自2020年初開始肆虐本港,至今本地確診人數已超過一百二十萬,死亡人數則超過九千。
受惠於各種社會抗疫措施、檢測、隔離和醫療設施逐漸追上實際需求、高疫苗接種比例、針對性治療藥物之應用、市民感染後自然免疫力愈見普遍、主流病毒變異株Omicorn感染後病徵相對輕微,本地重症比率和病死比率漸見下降。
因此,更多市民的焦點由疫情搏鬥轉向新冠病後遺症、「新冠長期症狀」或「長新冠」。
撰文:大灣區醫療協進會創會主席陳偉強醫生

什麼是「長新冠」

根據世界衛生組2021年10月公布的臨牀定義,「新冠長期症狀」或「長新冠」通常出現在已確診或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個人身上;通常在感染後3個月內出現、持續至少2個月;並且無法由其他診斷解釋。世界衛生組織推算在新冠病感染患者中,約10-20%在感染後仍有數星期至數月的持續症狀。

「長新冠」症狀包括:呼吸困難、胸痛或氣促 、疲倦、記憶力和注意力時轉差(腦霧)、味覺和嗅覺喪失、關節或肌肉疼痛、聽力和視力下降、心臟、肺、腎臟和腸道損害、心理健康問題包括抑鬱症、焦慮症等。

近來,科學研究發現有「長新冠」患者可能在感染新冠病後出現大腦體積縮小;研究亦發現有「長新冠」症狀的患者出現肺部病變;香港大學研究團隊不久前方在國際性期刊發表研究報告,指岀感染新冠病與骨質密度減少有關。

感染新冠病毒的倉鼠(圖右)在股骨的小梁骨(白色箭頭)密度低於未感染病毒的對照組(圖左)。

由於新冠病毒病出現時間只有兩年多,大部分「長新冠」的研究也處於相對早期階段,問題如症狀會否完全消失、患者會否完全康復、後遺症會否演變為永久性等,到目前為止醫學界仍未有明確答案。但「長新冠」患者人數隨新冠病康復者不斷累積而上升,所帶來各種社會問題只會愈發明顯。

「長新冠」對醫療系統的影響

毫無疑問,「長新冠」會令原本已經超出負荷的本地醫療系統百上加斤。新冠病毒會令心臟、肺、腎臟和腸道等器官受到傷害而引起多種疾病;加上相關症狀,例如心痛、氣促、呼吸困難等,往往需要社會投入大量各類醫療資源,包括醫院病床、醫護專業人士、輔助人員、醫療儀器、藥物、門診設施等等。

「長新冠」治療為全球性醫療新挑戰,傳統醫治方法未必有效令所有患者痊癒,而新治療方法無可避免需要投入更多資源、時間和人手,成為短期性的一大醫療負荷。部份患者可能最終成為長期患者,例如慢性呼吸病病患者而需要長時間依賴呼吸機,或需要長時間進行數以月計的復康治療,進一步加劇重醫療系統的長期負擔 。

「長新冠」對社會就業及經濟的影響

相較於其他慢性疾病以年長者為主,「長新冠」患者則較為平均分佈於老、中、青、幼年齡層。不少患者在感染新冠病前為全職工作者,包括紀律部隊人員、受雇人士、家庭主婦、義務工作者等。

「長新冠」常見症狀,例如呼吸困難、疲倦、腦霧、關節或肌肉疼痛、聽力和視力失常,令不少 患者未能正常執行以往職務及重回工作崗位。以疲倦這症狀為例,筆者曾診治一位「長新冠」患者,他因嚴重疲倦引致精神和體力上未能擔當他工作多年的大廈看更工作,無奈成為失業人士, 而他的家庭亦因此出現經濟困難。

一些特別的行業,例如醫護、司法、紀律部隊,當出現大量「長新冠」患者員工而引致人手短缺,管理者未必能夠有效從内部或外部調配人手以維持正常服務。考慮到這些行業對社會的重更性,假如出現因「長新冠」而引致的服務停頓,將會是一場社會性災難。

從宏觀角度看,當經濟因勞動力、生產力、創新力、競爭力受「長新冠」拖累時,社會卻同時需要撥出大量資源以應付因「長新冠」而出現之額外醫療和復康支出、失業救濟、家庭經濟援助、企業支援和其他應變措施。當香港經濟仍未從兩年疫情中康復過來,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當醫學界透過研究而對「長新冠」了解和掌握愈來愈多的同時,社會各持份者應積極探討「長新冠」對社會的各種影響,未雨绸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