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何栢良料高風險人士或進入社區 倡男男性接觸者接種疫苗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猴痘」(Monkeypox)在全球多個國家爆發,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昨日(6日)公布,本港錄得首宗輸入個案,患者是昨日由菲律賓獨自抵港的30歲本港男子。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今日(7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本港出現輸入個案為預期之內,由於病人在檢疫酒店期間已找到,對在社區散播風險微乎其微。
不過他認為,隨着本港逐漸復常,旅客到港人數增加,故高風險人士有可能進入社區。疫苗方面,他認為本港風險低,加上購入疫苗數量不多,故應優先安排密切接觸者接種,其次為高風險的男男性接觸者在自願情況下接種,而一般市民則不用擔心,亦不須接種疫苗。

▼9月6日 首宗猴痘輸入個案患者發病時住西營盤酒店▼

+4

何栢良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中表示,猴痘非傳染性高疾病,在全球找到的猴痘病毒中,世衞曾進行基因分析,未見特殊情況,目前個案集中在特殊高風險人士中。全球由5月至今呈報五萬宗個案,涉及超過100個國家及地區,故本港亦出現輸入個案:「某程度上係預期之內。」由於個案在檢疫酒店期間已找到,認為對社區風險微乎其微。

他又指,美國現時錄得超過兩萬宗個案,除了與病人有緊密皮膚接觸,一般社交接觸,即使是同住家人感染風險亦很低,因此機場及檢疫酒店中接觸過該名30歲男病人,或曾為該名病人採樣等,感染風險亦很低。

至於物件是否可造成傳播?何栢良強調:「有可能性唔表示係主要途徑,現實情況中共用污染物件,如內衣褲先有傳播風險。」而共用設施如機艙、身處同一房間等風險微乎其微,世衞亦不會將與確診者共用設施的人士列為密切接觸者:「情況同新冠肺炎係兩碼子嘅事、係完全唔同。」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資料圖片/黃寶瑩攝)

何栢良表示,猴痘潛伏期較長,中位數為八至九日,病人初期或不為意自己已感染猴痘,有機會過兩至三星期才確診。應對猴痘方面,他認為首要提高市民認識,其次遇到懷疑個案要進行檢查。即使病人沒有旅遊史,但出現皮疹及淋巴腫脹等病徵,醫生亦應多取樣本轉介至衞生署進行化驗,才可盡早發現個案:「本港大部份醫生無睇過呢啲症,唔一定短時間內判定到係猴痘。」他又建議政府多做宣傳,鼓勵高風險人士有懷疑時作檢測。

疫苗方面,他指歐美主要為男男同性戀者進行未感染前接種,不過本港風險低,加上購入疫苗數量亦應不多,應優先安排個案的密切接觸者接種,其次為一部份高風險的男男性接觸者在自願情況下接種。

猴痘疫苗:Monkeypox vaccines are shown at the Salt Lake County Health Department Thursday, July 28, 2022, in Salt Lake City. (AP Photo/Rick Bow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