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污水廠重建 新技術淨化污水至最高級別 成本升近2倍

撰文:林穎嫺
出版:更新:

元朗近年正大規模發展,渠務署兩年前開始,斥資約69億元,將現時的元朗污水處理廠,原址重建成「元朗淨水設施」,以應付元朗市中心、工業邨及錦田一帶的人口增長,新設施的污水處理量可大增近43%至每日10萬立方米,預料首階段工程可於2027年竣工。
為免提升后海灣的污染物濃度,新的淨水設施的污水處理技術會由現時的二級提升至最高水平的三級處理,是繼昂坪和石湖墟後,本港第三個達致三級的污水廠。提升污水處理水平的其中一個方法,是引入「好氧顆粒污泥技術」,一粒「污泥珠」便可同時去除有機物、氨、氮、磷等污染物。惟新技術處理污水的營運成本,高達每立方米6.1元,較現有技術大增近兩倍。渠務署解釋,由於污水處理水平和其他設施亦有提升,故難以將兩者相提並論。

+4

好氧顆粒污泥技術屬於海外近年新興的創新技術,「污泥珠」溶解氧濃度會由外殼逐漸減低,故一粒可做齊好氧區、缺氧區和厭氧區的淨化功能,在減省設置不同溶氧區域的地方的同時,仍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磷等污染物。

新的技術會採用順序分批式反應器的方式運作,每個循環都包括進水、曝氣和快速沉降三個步驟,當中曝氣階段最為耗電,而夥粒污泥的內外層結構能讓氧氣有效地滲透入污泥內,可更精準地控制用氧量,以減低耗電量,與傳統二級污水處理技術相比,好氧顆粒污泥技術預計能節省約20%用電量。

「好氧顆粒污泥技術」的「污泥珠」溶解氧濃度會由外殼逐漸減低,故一粒可做齊好氧區、缺氧區和厭氧區的淨化功能。(渠務署圖片)

渠務署污水工程師陳韻茵表示,署方測試後發現,比起傳統的活性碳污泥法,好氧顆粒污泥技術的污水淨化程度更佳,配合再過濾器和紫外光消毒,便可將污水處理技術由二級提升至三級。

新淨水設施的營運成本為每立方米污水的6.1元,較現時的2.1元,大增1.9倍。陳韻茵解釋,新建的淨水設施的污水處理級別將提升至三級,而處理量亦會由現時的7萬立方米增至10萬立方米,亦會有除臭和水力等機械設施,令營運成本增加,故難以與現有比較。

另外,重建後的淨水設施亦改善了水力設計,包括在出水位置加設出水泵房,日後只需在潮漲時才要啟動出水泵房,泵出處理後的排放水,而一年內潮漲的日子合共不超過30日,故要啟動出水泵房的日數大減,而入水泵房需要泵高的高度亦能因而降低約兩米,故在新的水力設計可節省約16%用電量。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廠房會以三大措施達到能源中和,包括安裝太陽能板,以及透過厭氧消化該廠和新圍等污水廠的污泥,以提供電能和熱能,預料前者可應付廠房20%的電力,後者則合共有產生1,170萬度電,以應付廠房餘下80%的整體用電需求。

除了污水外,元朗淨水設施亦在先透過厭氧消化缸的剩餘空間,接收廚餘,陳韻茵指,根據海外經驗,有關共厭氧消化可產生協同效應,加快消化的時間,進一步提升生物氣的產量,預料現有消化缸處理處餘的做法,可維持至2031或以後,而廠房亦已預留位置,興建額外設施接收每日約200公噸的處餘,但確實時間表,以及實際的接收量仍有待與環保署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