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熱息痛藥物供應回穩 藥房商會指暫未見內地人來港搶購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撲熱息痛藥物早前在市面出現短缺,更現炒賣「必理痛」情況,不少人四出搶購。港九藥房總商會副理事長張德榮今(16日)於港台《千禧年代》表示,市面的止痛退燒藥供求已恢復穩定,「個別缺貨品牌亦不難購買」,過去一周所見,亦未見有內地人來港搶購。
衛生署指引建議,業界不應向單一顧客售賣超過60粒「撲熱息痛」類藥物,張德榮稱樂見業界自律代替立法規管,亦暫無收到市民投訴有藥房涉大批出售。

▼12月26日 必理痛缺貨▼

+4

港九藥房總商會副理事長張德榮指,現時市面的止痛退燒藥供求恢復穩定,包括稍早前缺貨的品牌,現已不難購買,且市面對相關藥物的需求逐漸回落,過去一星期亦未見內地人來港搶購,藥物供應緊張情況已見紓緩。

衛生署日前發出指引建議,業界不應向單一顧客售賣超過60粒「撲熱息痛」類藥物,張德榮指,暫無收到市民投訴有藥房涉大批出售,認為大部分藥房均會自律,包括提醒及勸喻客人勿購大量藥物,「如果一個人嚟買幾家人嘅藥物,都會勸唔好買咁多,留返畀其他人。」

他指,業界傾向以自律處理,樂見港府未設立法限制,「立法反而會令大家誤會供應短缺,會搶貨。」

▼1月4日 屯門有藥房返貨以良心價賣「必理痛」吸引市民排隊▼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則指,以一個成人計,每日最多可服食合共八粒500毫克的撲熱息痛藥片,每人60粒已足夠服用約一星期,一般而言,五日份量已足夠,倘服藥三日尚未退燒、出現輕度痛症但食藥七至10日仍未減退,應及早求醫。

他認為,政府提出的限購份量指引合理,可先觀察藥房是否自律,如要再收緊措施可能涉及登記制度,對消費者會造成麻煩,認為可先從源頭增加供應,同時應加強港人對藥物的認識。

至於有病人赴公立醫院,會一次過獲配方逾10周份量、合共數百粒的撲熱息痛,他指有部分病人例如骨關節痛病人需要依醫生指示服藥12周,但其餘病人則獲建議有需要時始服食,「可以考慮唔駛一次過畀晒,分開兩次。」

醫管局表示、因應近期市面對撲熱息痛相關藥物需求增加,該局早前已理順及更新配發有關藥物安排,現時醫生按病人臨床情況處方適量含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後,每次配發期最長為四星期。如病人獲處方有關藥物多於四星期,可持相關藥單於四星期後再到醫院覆配有關藥物。

另外,醫管局一直透過推行「覆配易」計劃,為覆診期較長的病人安排定期覆配藥物,視乎處方日數,病人一般會先獲配發約八至十二星期份量的藥物;同時,藥劑部會通知及發放列明覆配藥物日期的「免診領藥單」。

在病人覆配藥物前,藥劑師會先覆檢病人的醫療和藥物紀錄,以確定病人的藥物處方需否改變,再決定配發藥物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