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有助追蹤防疫 當局需加強網絡保安及宣傳做好準備

撰文:01醫務所 源栢樑
出版:更新:

政府正研究取消口罩令,本港的防疫政策將進一步放寬,各國及地區亦已陸續解除針對新冠肺炎的防疫限制。在疫情終於遠離之際,各地政府先後陸續檢視過去防疫政策,甚至有專家提倡以新科技去改善防疫追蹤措施,包括以大數據去加強對患者或密切接觸者的追蹤,能增加患者獲得所需資訊的透明度等,為下次大型疫症來襲做最好準備。
撰文:資深工程師及工程師學會前任會長源栢樑

當局已試行遠程醫療視像診症服務,更由專人速遞藥物,方便病情穩定病人留家治療。

筆者於上文提到,筆者早前在疫情緩和後遠赴愛爾蘭參與工程界國際會議,曾跟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討論如何以創新科技去補足現時抗疫措施。當中有專家提議,可以透過大數據協助進行患者及密切接觸者的追蹤工作。例如可抽取當中的訊息交通流動數據,透過「超級電腦」協助追蹤,此類交通流動數據包括來往各地的航班資料,甚至細微至患者飛機座位位置等,若能夠在患者確診之際迅速整合,並在移除個人資料後實時公開資訊,將可以加快密切接觸者的追蹤工作,亦能令市民有所防備。

另外,大數據亦可協助記錄不同社區的人口活躍情況、各地城市就業或復工情況等,以了解疫情對市民生活或工作的影響,如若某些行業遲遲無法如常復工,當局亦可以及早知悉,以大數據進行分析及了解,針對性地協助行業復工施加不同援助措施等。

數據記錄及分析亦可用於檢視防疫和治療物資,甚至食物儲存量等,及早洞悉各地城市可能出現的食物或藥物短缺情況,例如中國國內越來越多智能糧倉的出現,減少人手應用之餘,透過物聯網、實時遠程監控及自動化調控等中央數據化管理,當局亦能及早掌握糧食保質與供應情況,有備無患。

除了疫情的追蹤及患者跟進工作,智能科技亦有助改善診斷及治療方法。例如透過新科技將病人的電腦掃瞄影片製成數碼三維模型,過往醫護人員或需以小時計才分析得出相關患者的疾病結果,新技術下令分析及診斷可加快進行。據知,已有智能電腦設自動分析患者的電腦掃瞄影像(俗稱X光片)的技術,以往一般需由醫生親身進行檢視,為患者進行診斷。現時可以先透過人工智能篩選可能出有問題的X光片,優先抽出有急切治療需要的患者進行檢視,加快整體治療過程,令不少病患得益。

在疫症診斷方面,當局早已試行遠程醫療視像診症服務,識別適合的病人透過局方的應用程式,接受遠程醫療視像診症,更由專人速遞藥物,方便病情穩定病人留家治療。

不過,在智能科技發展迅速情況下,不少專家認為需注意網絡安全問題,包括以防超級電腦系統被駭客入侵,因此類數據不但有機會牽涉個人資料等私隱問題,即使儲存數據時能移除個人資料,部分數據亦可能牽涉龐大商業利益,吸引不法之徒藉此謀利,或利用數據進行破壞等。因此,在收集資訊、移除個人資料後再發佈對大眾健康具影響力的資訊之間,當局及網絡專家們需份外小心處理資料的儲存和發放問題。

當局亦有需要在資訊發佈的宣傳工作上,加強提高大眾保障私隱的意識及對當局發放資料的信任度,如能令市民更放心使用如「安心出行」等應用程式去協助當局進行疫情追蹤工作上,相信政府會考慮如何多下功夫,為日後做好準備,期望以最大努力及最少成本下,能在極短時間內管控好疫情,竭力減少疫情對社會經濟及民生的影響。

《01醫務所》與資深工程師源栢樑合作,逢周一推出專欄「源途有你」,分享工程與醫療的大小事。

源栢樑一直以推動工程界專業發展為己任,是香港工程師學會前任會長。數十年專業路途,著實值得回憶,亦深信後來者或可從中領會工程專業要點所在。源途有你,就讓大家一起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