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贈|日洗肚4次 等換腎逾8年未見曙光 歎近年少人加入名冊

撰文:呂穎姍
出版:更新:

器官捐贈可以幫助到不少人可以重獲新生,惟本港願意捐贈器官的數字一直不高,令不少病人仍要承受病痛的折磨。蔣小姐是其中之一,她在患上末期腎衰竭時僅38歲,需每日「洗肚」(腹膜透析)3次,當時護士曾安慰她指其年紀輕,等兩三年就可換腎,誰知一等就等了8年,情況也惡化,每日「洗肚」次數增至4次。

她直言,以前做義工呼籲市民加入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大部份的反應都很好,惟近年見到港人對器官捐贈的興趣大減,「連拎 (傳單)都唔想拎。」對於近月有數千人退出器官捐贈登記名冊,她認為增加途徑令更多器官可以用在適合的病人上是好事,不太理解市民退出的原因,「(感到)唔開心但又可以點?」

相比西班牙、美國、英國等國家或地區,器官捐贈在香港並不普及。(資料圖片)

器官捐贈在香港並不普及,近日衞生署公布,取消登記名冊人數大增,近5個月(2022年12月至今年4月)就錄得2,880人退出;同期新增登記人數為5,091人,中央名冊數字仍然錄得正增長。

不過平均輪候器官移植的時間五年來不斷增加,當中眼角膜的平均輪候時間由去年的15.1個月增至21.2個月;而肺臟亦由去年的22.9個月增至27.6個月,意味着病人要多等近半年才可以獲器官移植。

眾多等候器官移植的病人人數中,等候腎臟移植人數最多,達2,433人。蔣小姐是其中之一,她在患上末期腎衰竭時僅38歲,需每日「洗肚」(腹膜透析)3次。她直言,當時一直發低燒,惟門診醫生未有提醒或身體出現問題,直至病發才得悉已患上末期腎衰竭。她當時完全無法接受,因「洗肚」根本無法外出工作,加上病痛的折磨令她痛不欲生,「一日洗三次,每一日都要,平均6個鐘洗一次,根本返唔到工,瞓教都瞓唔好。」

能夠令蔣小姐走出來的是醫護給她的希望,她透露,當時覆診時,護士曾安慰她指其年紀輕,等兩三年就可換腎,告別每日「洗肚」日子,惟誰知一等就等了8年,「佢話我咁後生等兩三年就得,𠵱加都唔知過咗幾多個兩三年。」

蔣小姐表示,在等換腎的這8年來,病情亦愈來愈差,由4年前開始每日「洗肚」的次數由3次增至4次,亦已有兩三年無法小便。由於病情,她對於生活上種種都十分小心,除了飲食上會細心挑選外,亦會着重不要感染病毒,「我哋會帶好多衫出街,成日著衫除衫,因為一感冒、發燒就好麻煩⋯⋯其實我哋都好少出街。」

等換腎的期間,她亦見證香港人對器官捐贈態度的轉變。她直言,以前做義工呼籲市民加入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大部分的反應都很好,惟近年見到港人對器官捐贈的興趣大減,「連拎 (傳單)都唔想拎。」她亦指,過去數年得悉有不少病人等不到器官移植最終過世,亦感歎自己已接受了不知何時才可換腎的事實,「完全唔知排到幾時。」

可能佢哋唔係病人,無病係感受唔到。
腎病病人蔣小姐

對於近日有不少人退出器官捐贈登記名冊,她認為,增加途徑令更多的器官可以用在適合的病人上是好事,形容是多了一個希望可以生存落去,對於病友來說是很大的消息,「有梗係好過無。」她直言不太理解市民退出的原因,認為此事與支持器官捐贈沒有衝突,「(感到)唔開心但又可以點?」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