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迎小暑 中醫師建議用三伏天灸補陽氣 附炒綠豆芽等節氣食譜

撰文:陳泳蘊 洪芷菁
出版:更新:

本周五(7日)即將迎來夏季第五個節氣「小暑」,之後開始進入高溫、高濕的三伏天。有中醫師推薦「三伏天灸」來溫補人體陽氣,強身保健,並建議在小暑的飲食宜清淡適量、外出做好防暑多喝水、不要貪涼等,並推介一些節氣飲食,包括炒綠豆芽及西瓜番茄汁。

楊君軍指,夏天是養陽好季節,可以在三伏天用三伏天炙養陽。(林靄怡攝)

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副主任及中醫臨床副教授楊君軍今日(4日)表示,小暑時節,天氣炎熱,市民容易煩躁不安,容易困倦及精神不足。楊君軍指,夏天是養陽好季節,因此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可以在「三伏天」用「三伏天炙」養陽。

「三伏天」是一年最熱最濕時段 天炙要找中醫

所謂「三伏天」,是指在小暑與處暑(即今年7月7日至8月23日)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而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三伏天」分為初伏、中伏、末伏三個時段。今年的「三伏天」日期為包括,初伏:7月11日至7月20日;中伏:7月21日至8日9 日;末伏:8月10日至8月19日。
楊君軍建議,市民可以在初伏那十日內找中醫師先做一次「三伏天炙」,在中伏時段內再做兩次,以及在末伏時段內做另一次,合共四次。楊表示,市民不要在家自行做「三伏天炙」,需找中醫師協助,因為中醫師會用性味辛溫的中藥磨成粉 ,用生薑汁調和,在「三伏天」貼在有補益功效的穴位上。這就可以達到溫補人體陽氣的作用,常常被用來強身保健,或者輔助治療鼻敏感、哮喘、經痛等一些陽氣虧虛的病症。

小暑注意飲食 外出要防暑

小暑的養生方法除了可用「三伏天炙」養陽外,楊君軍亦有其他建議。他提議市民注意飲食衞生,飲食宜清淡適量,亦應節制不要貪食過量;在外出時做好防暑工作,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等工具 ,並要多喝水 ,亦應儘量避開午後太陽熱辣時外出。

別沖凍水涼、少吃冷食 開冷氣著長褲

楊君軍提醒市民,不要貪涼沖凍水澡、少進冷食,冷氣不要調太低,否則寒、溼之邪容易侵入體內,引發身體不適。

他又指,夏季容易腸胃病發作,由於高溫天氣,食物容易變壞或進食過多,都會引致上吐下瀉,應盡早求醫。若進食過多導致食滯,他建議可食用生渣來消滯,並且在下一餐減少食量。他亦指,由於天氣炎熱,人們喜歡在室內開冷氣,故容易導致傷風、哮喘、鼻敏感發或關節痛發作,建議冷氣溫度不應調得太低,而關節痛常見於中、老年人,應避免穿短褲,改以長褲。

民間素有「夏吃豆,勝過肉」之說,楊君軍推薦吃炒綠豆芽,另推薦西瓜番茄汁。(林靄怡攝)

中醫推薦兩款小暑節氣食譜

節氣飲食推薦方面,民間素有「夏吃豆,勝過肉」之說,楊君軍推薦吃炒綠豆芽,可以達到清熱功效,並提醒各人應評估自己的體質決定吃多少份量,如體質偏寒者可以放少一些綠豆芽。他亦推薦西瓜番茄汁,相關配料、做法及功效如下:

炒綠豆芽:

配料:新鮮綠豆芽500 克,花椒少許幾粒,植物油、白醋、食、味精適量。

做法:做法:豆芽洗淨水瀝乾,油鍋燒熱,花椒入鍋,烹出香味,將豆芽下鍋爆炒幾下,倒入白醋繼續翻炒數分鐘,起鍋時放入食鹽、味精,裝盤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療瘡瘍。

西瓜番茄汁:

配料:西瓜半個,番茄3個大小適中。

做法: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沖燙,剝皮去籽。二者同時絞汁,兩液合併,隨量飲用。

功效:清熱、生津、止渴。對於夏季感冒,口渴、煩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熱者尤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