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專線|家長讚有情緒支援懂得問詳情 護老者嘆愈講愈激氣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社署今日(26日)正式推出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截至今午2時,收到127個來電。有照顧自閉症兒童的母親兩度致電到專線,形容接電話的社工耐心聆聽,對答似朋友在聊天,但似乎對復康服務不太熟悉。她指情緒支援是重要,但致電熱線最希望得到的是實際的資訊及服務,而全程錄音也令她略感不安。

另一位照顧母親的77歲照顧者則說,致電專線期間「愈講愈激氣」,社工提到很多服務,有很多早已知悉,並不合用,合用的又未能申請,明言不會再致電專線。專線目前以長者或殘疾人士照顧者為服務對象,惟照顧者光譜甚闊,有兒童照顧者滿懷期望致電專線,終失望而回。

▼照顧者支援再受關注▼

+1

社署今日(26日)正式推出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截至今午2時,收到127個來電。在下午時份,有照顧者向《香港01》記者表示,致電專線時等候良久無人接聽,播放的錄音指線路繁忙,請來電的人耐心等候,或改為留言,待社工回覆,如屬緊急情況則建議致電999。

自閉症兒童家長致電:聽到會錄音我都定一定神

關注殘疾人士照顧者平台成員莊寶琼的兒子患有自閉症,她說昨晚支援專線未開通,已嘗試致電,當時接通後便有中英文的雙語廣播,提到會由東華三院社工接聽電話,並指對話會錄音以確保質素。

她表示,一聽到對話會被錄音,有些愕然,「聽到會錄音我都定一定神,係喎,我都唔可以講太多自己嘅嘢。」她續指,在通話中要報上姓名,料對方也會看到來電號碼,最擔心這些資料及錄音會轉交予其他人或部門。

莊寶琼育有患自閉症的孩子,她曾在記者會憶述以往聯絡過很多機構及中心求助,最終仍無法覓得服務,令她感到絕望。(資料圖片/江麗盈攝)

莊寶琼昨晚搶先致電,她指對話中能感覺到接聽的社工有耐性地聆聽,過程也似與朋友聊天,在情緒支援上有些少用處。但在復康服務上,她覺得對方並不熟悉,當她表達擔心兒子未來出路時,對方建議可嘗試經網上招聘網站找工作,對方還一度在對話中表明自己不熟悉復康服務,「可能未正式開始掛。」

今早她再嘗試致電熱線,今次接聽的社工比較懂得問詳情,例如她居住的地區、有沒有社工正在跟進、兒子自閉症的情況等等,但就著她的問題,對方也只是着她留下電話,稍後再作回覆。她又提到,對方未有講明何時會回覆,建議應在對話中定明回覆時間,「有無都會幾時回覆,等我哋安心啲。」

她也表示,關注接聽社工在對話中,會否不慎觸動照顧者的情緒,又指以往也有聽聞一些個案是致電一些求助熱線後,情緒反而變差,甚或想不開做傻事,未來幾日其組織的家長都會繼續留意專線的使用情況。

莊寶琼認為,社署推出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是好事,也希望這條專線可以成功,兩度致電也感覺對方有受訓,能夠關顧到她的情緒。她說,專線能為來電者提供情緒支援,但要留意長此下去會「滑牙」,「聽嘅人唔同,你打十個八個電話去,都係重複,你會點諗?」她重申照顧者致電專線,最重要是想獲得實際的資訊及服務。

社署9月26日正式推出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截至當日下午2時,收到127個來電。(資料圖片)

照顧96歲母親 77歲婆婆求助未能達到

77歲的伍婆婆一直獨力照顧96歲患哮喘的媽媽,近來母親入院,她每日要來往醫院及家中探望母親、為她送飯,長久以來的照顧,令她深感疲累。伍婆婆聽聞專線今日推出,也想知道能否有人幫到自己,專線的社工跟她傾談近一小時,提及多項現有服務,她卻說:「愈講愈激氣,唔講好過講,挑起我啲辛酸。」

伍婆婆說,社工提到很多服務,有很多她早已知悉,覺得不合用,唯獨覺得略為可以減輕財政壓力的照顧者津貼,想申請卻因領取綜援而不合資格。她表明,未來應不會再致電熱線,「我都唔想打來打去,都係呢三幅被。」

▼9月25日 「齊撐照顧者行動」起動禮▼

+6

專線目前以長者或殘疾人士照顧者為服務對象,惟照顧者光譜甚闊,有兒童照顧者滿懷期望致電專線,終失望而回。

今年57歲的潘婆婆,一直是9歲孫仔的主要照顧者。她近年也受情緒病困擾,有時會想抽時間一個人唞唞氣,想查詢有沒有相關服務;同時,因為其居住的公屋租約改動,在審查期間孫仔暫時不能與她同住,亦急需安排孫仔的住宿及照顧,深感傍徨希望有人幫。潘婆婆今午致電到照顧者支援專線求助,惟對方指其情況不屬於專線服務範圍,着她自行聯絡其他服務的社工。

潘婆婆坦言感到失望,不會再致電相關專線,「自己都諗住無話即刻答到我、畀到我,但你起碼畀個希望我,我搵得你想尋求幫助,你叫我自己搵返,我無聲出。」她續說,希望對方幫忙轉介,「有一線希望都想你幫下,你比少少希望我好嗎?」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阮淑茵表示,熱線可以增加一個接觸點,讓有需要的人問到所需資訊。(資料圖片/夏家朗攝)

社區組織幹事:需要改善應對複雜個案服務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阮淑茵表示,專線可以增加一個接觸點,讓有需要的人問到所需資訊。一些想尋求情緒支援的個案,只是想找人聊天,專線是能夠提供協助,但如伍婆婆這種較複雜的個案,則需要改善現有服務,才有機會提供協助,例如照顧者津貼,可考慮調整申請資格,「如果唔係,佢打到過去,都有啲失望,唔對應佢問題。」

至於潘婆婆被告知其情況不屬於專線服務範圍,並着她自行聯絡其他服務的社工,阮淑茵直言不理想,一般人會理解專線是所有照顧者均可致電,事實上專線亦應該包攬不同需要的照顧者,不宜自設限制,她建議要加強前線培訓,熟習多方面的照顧支援資訊。她也提到,未來要關注專線收到來電後的後續跟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