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研究揭逾7成SEN兒童照顧者 需覆診精神科 社協倡增支援

撰文:馬煒傑
出版:更新:

鑽石山龍蟠苑周四(5日)發生倫常血案,一名母親疑照顧患自閉症和智障的21歲孖仔患上抑鬱症,持刀向兩子施襲及自殘。有團體研究發現,SEN兒童照顧者的壓力大,逾七成受訪者需要覆診精神科,當中72.1%的受訪者需要定期服用精神科藥物處理情緒或壓力,隊團建議增加對照顧者的支援,例如設立照顧者津貼。

社區組織協會與中大社會學系於5月至8月進行了名為《學前和學齡特殊教育需要 SEN 兒童優勢與支援需求》的研究,共收集283份有效問卷。研究發現,現時針對SEN兒童學前及學齡的支援差異甚大,現時學前有4種由社會福利署統籌的SEN支援服務,可以互補不足,家長有選擇權,亦有跨界別專業服務,兒童每年可獲60小時訓練。

然而,學齡的SEN家長普遍缺乏支援服務選擇,只能靠學校安排,但學齡支援服務由教育局統籌,專業訓練各校參差,另外童每年見各專業人士次數亦大減,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表示平均每年在校接受言語治療服務次數僅4.66次、輔導服務4.28次、每名兒童受到專業訓練的時數則更是不值一提,導致對SEN學齡學生支援缺乏以人為本的標準化專業服務,成效不彰。

另外,幼稚園SEN兒童進入小學後,支援服務出現斷層,近九成受訪者(87.7%)表示,他們的SEN子女由幼稚園進入到小學,銜接服務非常不足夠(32.9%)和不足夠(54.8%),而現時過渡政策僅限於資訊傳遞,令學生很大機會無法適應。再者,幼稚園階段時大多情況都可做到懷疑和確診後服務零輪候,但到達學齡階段後即使確診後都未必有服務。

研究亦發現,SEN兒童照顧者的壓力大,逾七成受訪者需要覆診精神科,當中72.1%的受訪者需要定期服用精神科藥物處理情緒或壓力,研究團隊指情況令人擔憂,而他們的情緒主要來自子女問題(95.2%),其次為家庭經濟(82%)。

社協建議,應將「為輪候資助學前康復服務的兒童提供學習訓練津貼」或「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兩項學前兒童支援延續至學齡兒童,以解決支援斷層問題,另外亦應融合教育「學習支援津貼」的「校本支援」基礎上增加「人本支援」,以及增加對照顧者的支援,例如設立照顧者津貼,擴大「為低收入的殘疾人士照顧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的受惠對象至所有確診基層SEN兒童照顧者,並按比例派發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