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團隊研發「AI虛擬病人」 助醫科生提升臨床判斷能力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港大團隊參考真實病例,設計出不同性格和病歷的病人案例,結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研發「AI虛擬病人」問診應用程式,供醫科學生模擬診症時與病人互動,提升醫科學生問診採集病史的專業技巧和準確性。

港大醫學院許長峯與港大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阮子瀚一同研發全港首個問診應用程式,他們的團體參考真實病例,設計出不同性格和病歷的病人案例,結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成功研發「AI虛擬病人」問診應用程式,供醫科學生模擬診症時與病人互動,提升醫科學生問診採集病史的專業技巧和準確性。

港大醫學院早前更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將跨地域的病例納入問診應用程式,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臨床學習機會。團體未來已計劃與海外不同醫學院合作 。

港大指,許長峯與阮子瀚在2020年開始研發智能聊天機械人,部分港大醫科學生在2021年起試用這系統,老師按照學生程度設計合適的虛擬病人供學生問診,學生在整理病歷後,與醫學院老師進行個案討論與分析。這種教學模式的成效已於2022年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Heliyon》上發表。

港大團隊其後持續研究改良聊天機械人,最近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成功研發出全港首個「AI虛擬病人」。

許長峯表示,傳統的臨床教學較常依賴與實際病人的實時互動,過往礙於種種原因,如安排面診時間上的困難,未必全部醫科學生都能夠親身與病人交談問診。AI虛擬病人則克服有關障礙,學生甚至可接觸過往難遇上的罕見病例,讓醫科學生獲得更多臨床實踐機會,在廣泛和多樣化的虛擬環境中反覆練習和改進問診技巧,提升臨床判斷能力和準確性。

阮子瀚則指,AI虛擬病人程式具有累積資訊的功能,因此每次回應使用的口吻和措詞都會稍微有所不同,讓醫「患」互動更像真。同時,教師也能夠透過系統收集的數據,深入分析評估學生的表現並提供針對性的指導,提高臨床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