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周末北上大馬玩樂 當地旅遊局︰經濟結構多元化並無大礙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由於香港及新加坡的相似性,近年坊間喜愛將兩地互作比較,塑造成競爭關係。新加坡旅遊局大中華區首席代表兼執行署長潘政志昨(24日)接受訪問時表示,兩地是亞太區的合作夥伴,不存在競爭關係。惟縱然兩地面對的情況相近,卻因發展的差異,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例如新加坡在疫苗未普及的2021年,仍堅持舉辦亞洲國際旅遊展,疫情期間仍繼續維持郵輪載客出海,種種保護行業生態的做法,讓當地在疫情結束後得以快速復甦。

同樣地,新加坡人亦習慣在周末到鄰近的馬來西亞玩樂,卻不像香港餐飲及零售擔心生意受損。潘政志便解釋,由於新加坡的經濟結構多元化,製造業便佔GDP(本地生產總值)約兩成,認為消費力外流的影響並不大。

+1

港人今年赴星人次相比2019年少逾三成

自疫情結束後,世界各地均努力爭取旅客到訪,期望盡快得以復常。新加坡同樣積極對外宣傳旅遊,根據當地旅遊局的資料,截至10月31日的到訪人次,累計達1,100萬,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七成水平,其中以印尼、中國大陸及馬來西亞的旅客佔最多。至於香港旅客方面,則相比2019年同期下跌33.7%,僅得26.7萬人次。

新加坡旅遊局於今年初推出「新加坡獎勵」(SingapoRewards)計畫,旅客可免費參加導覽或體驗旅遊行程,提供多達約40個項目選擇。新加坡旅遊局大中華區首席代表兼執行署長潘政志表示,對香港旅客的首選感到驚訝,認為港人或已改為深度遊或沉浸式旅遊,不再是蜻蜓點水。「我們以為選吃的會比較多,反而我們看到選很多Tours、騎腳踏車的路線。」

新加坡人亦到鄰國玩樂︰人的精打細算在哪都會發生

其實香港與新加坡的特點相似,過去曾作為英國的海外殖民地,同為亞洲金融中心,面積及人口數量亦相近,惟雙方發展的差異,卻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例如自開關,港人北上熱潮不斷升溫,餐飲及零售等行業紛紛表示生意受到打擊。但新加坡人於周末同樣熱愛到鄰近的馬來西亞新山市(Johor Bahru)玩樂,就如港人北上深圳,但當地卻無相關憂慮。

潘政志表示,「人的精打細算在哪都會發生」,認為情況有如網上購物,加上新加坡面積同樣細小,當地人或想感受不一樣的體驗。但他指,因新加坡的經濟結構多元化,製造業便佔GDP約兩成,包括金融科技、生物醫學等高科技產業,因此消費力外流的影響並不大。「你問的應該就是去外地購物,那個對我們是Retail leakage。你把所有經濟的Class放在一起的話,其實大概是平和。」

▼2023年國慶節深圳Coco Park商場人流▼

+10

疫下堅持舉辦國際旅遊展、郵輪繼續出海

而兩地另一個最大的分別,便是新冠疫情的應對方法。新加坡當時並無採取封關的手段,選擇與病毒共存,並在疫苗未普及的2021年,仍堅持舉辦亞洲國際旅遊展,終吸引來自14個國家,共65個國外代表參展。潘政志表示,雖然當年的參展人數較少,但成功獲得全世界報道,讓外國得悉新加坡仍可維持展覽業。

除了展覽業外,新加坡亦努力維持各行業的生態不受破壞。潘政志指,新加坡作為天然資源匱乏的小國,不能因為疫情的影響而關閉,例如郵輪業一直沒有停運,疫情三年共有約百多次公海遊出發,即使初時登船人數不多,但照樣出發。

潘政志認為,行業的生態一旦「斷片」,未來將難以復甦,因此當地郵輪業在疫後得以快速恢復,甚至東南亞首艘迪士尼郵輪,亦將於2025年在新加坡啟航。

視香港為亞太區的合作夥伴︰沒有競爭不競爭

現時香港航運業人手相當短缺,但潘政志表示,新加坡樟宜機場在高科技的配合下,人手恢復理想,例如10月份兩地的航班,已回復2019年的七成,期望年底再增至八至九成。「當然希望是100%,但現階段還是看不到。」不過他又指,旅遊巴司機、導遊及酒店,確實仍有短缺。

問到新加坡人是否視香港為競爭對手。潘政志強調,兩地是亞太區的合作夥伴,為互相學習的關係,分別只在於香港是進軍內地市場的跳板,而新加坡的市場較分散化,包括中國、印尼及印度等,「沒有競爭不競爭。」

本周末於K11辦展覽及市集介紹當地文化

不過新加坡最近亦在說好當地故事,推出全新品牌理念「Made in Singapore」,帶領各地旅客以全新角度,認識不一樣的新加坡,期望可成為首選旅遊目的地。由即日起在尖沙咀K11購物藝術館舉行展覽及市集,以推廣當地的景點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