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拆局|10年由盛轉衰再重生 一場及時雨化解三道催命符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海洋公園由盛轉衰再「起死回生」,園方周三(13日)公布2022/23年財政年度的業績報告,稱因持續轉型帶動訪客人數回升,以及收入增長,錄得1億1,850萬元盈餘。

海洋公園自2015/16年度起一直錄得虧損,當中超強颱風破壞、社會運動及連續三年疫情一度成「催命符」,令跌勢不斷擴大,最終政府2020年注資約54億元,避免公園面臨清盤的危機。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柏良認為,現時公園重新定位至保育及悠閒,為一條可行的新出路,「見到佢扭虧為盈,當然係好開心嘅事,始終佢係香港人嘅集體回憶。」

▼海洋公園新冠疫情期間多次閉園▼

+14

2012/13年度達到高峰 錄770萬入場人次

根據海洋公園過去10多年的資料,在前主席盛智文及行政總裁苗樂文營運期間,其入場人數及整體收入一直穩步上揚。其中入場人數於2012/13年度達到高峰,錄得770萬人次,為1977年開幕以來最高;翌年亦錄得760萬人次,為歷來第二高。

海洋公園的轉捩點開始於2015/16年度,各方面數據呈現下滑的趨勢,其後更每況愈下,虧損的金額愈來愈多。若不計算政府於2019/20年度向公園注資的54億元,其實海洋公園已連續七年均錄得虧損,當中最嚴重為上年度的18.157億元。

惟有趣的是,其實海洋公園的整體收入變化不大,在社會運動及疫情爆發前,仍維持在16至17億元的水平,只是虧損不斷擴大。同時入場人數方面,亦由2012/13年度高峰期的770萬,減至社會運動發生前的570萬,跌幅達三成。

2015/16年度由盛轉衰 內地旅客人數達雙位跌幅

翻查海洋公園的業績報告,行政總裁苗樂文於由盛轉衰的2015/16年度便表示,訪港旅客人數有所下跌,而內地旅客人數更達雙位數字跌幅,是公園錄得顯著虧損的原因之一。而2016年首四個月的降雨量比正常多一倍,亦減少本地居民入園人數。

2018/19年度遭山竹破壞致維修開支大增

其後跌勢便一發不可收拾,2018/19年度虧損已擴大至5億5,730萬元、整體收入僅17億3490萬、入場人數跌至570萬人次。當時,海洋公園行政總裁李繩宗指,超強颱風山竹破壞不少公園設施,致設施維修及保養開支大增,因而錄得虧損。

2019/2020年度遇兩道「催命符」 虧損穿10億元關口

2019/2020年度對海洋公園而言,可謂遭遇到兩道「催命符」,虧損超越10億元大關,整體收入則為10年來首次跌穿10億元,入場人數餘下220萬,各方面數據均相當「慘烈」。李繩宗認為,社會事件令香港旅遊業及公園業務備受壓力,而緊隨而至的疫情,導致旅客數目大幅下挫。「史無前例地於上半年大部份時間需要關閉。」

2020年5月向政府請求注資約54億元續命

面對開幕以來最大的危機,海洋公園於2020年5月中旬,向請求政府注資54.26億元,以支持公園未來一年的營運、償還商業貸款及相關融資費用,以及支付完成大樹灣重建計劃的費用。政府當時便指,有必要採取財政措施短暫資助其營運,避免6月面臨清盤。

▼2023年疫後首個海洋公園「哈囉喂全園祭」▼

+6

疫情期間閉園近400日 幸獲約30億元及時雨

2020年可謂海洋公園近10多年來,最艱苦經營的一年,整體收入僅得3億9,360元,遠低於高峰期的近20億元。為了讓訪客保持社交距離,園內的最高客容量,曾大幅降低至原來的四份之一。縱觀整個疫情,公園便因疫情關閉近400日,即平均每年三份一時間在閉園。幸好立法會及時審批30.79億元補助金,讓公園成功逃過倒閉的命運。

2022/23年度守得雲開見月明終錄盈餘

直至今日公布的財政業績報告顯示,海洋公園終捱過疫情,「守得雲開見月明」,事隔七年首度扭虧為盈,錄得1億1,850萬元盈餘。公園認為,因持續轉型帶動訪客人數回升,以及收入增長,終令海洋公園和水上樂園的業務重拾升軌。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柏良對海洋公園扭虧為盈感到高興。(資料圖片)

姚柏良讚海洋公園革新有成效︰見佢扭虧為盈當然開心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柏良表示,海洋公園每年度的財政報告,為截至6月30日,即通關只佔報告的四個月時間,可見公園的革新確有成效,成功吸引港人捧場,例如復辦的夏水禮,或新開幕的水上樂園,便頗受港人歡迎。

海洋公園自2015/16年度起錄得虧損。姚柏良指,疫情前入園人數並不少,證明過去的營運模式存有問題,認為現時公園重新定位至保育及悠閒,為一條可行的新出路。「見到佢扭虧為盈,當然係好開心嘅事,始終佢係香港人嘅集體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