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室收費研非緊急次緊急加價 林哲玄指不可取 倡加強公私協作

撰文:余月明
出版:更新: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稱以「可加可減」形式檢討急症室收費,危殆及危急級別病人不排除減價,次緊急及非緊急級別收費有機會提升至與家庭醫生接近水平。立法會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今日(10日)在港台訪問表示,檢視急症室收費有需要,但最重要的並非加幾多,而是「有無一個合理嘅選擇俾市民」以引導市民到其他地方求醫;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就認為,以加價去杜絕濫用者需要小心研究,認為目前分流機制已足夠抵銷濫用的可能性。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10日)在報章訪問稱,以「可加可減」形式檢討收費,對危殆及危急級別病人不排除減價,而次緊急及非緊急級別收費有機會提升至與家庭醫生接近的水平。(資料圖片/廖雁雄攝)

林哲玄認為大部份到急症室求診市民出發點非濫用

林哲玄表示,大部份市民到急症室求診的出發點並非濫用,在醫護角度可能認為不緊急,但市民角度就會覺得緊急,如小朋友半夜發高燒、咳等。「100個人當中有5、60個真係好病,可能行都行唔到⋯⋯」他亦呼籲市民不必在不適時自感會濫用急症室而不求診,以防拖慢自身病情。

立法會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今日(10日)接受港台訪問表示,檢視急症室加價是需要的,但最重要的並非加幾多,而是「你有無一個合理嘅選擇俾市民」。(資料圖片/林靄怡攝)

林哲玄稱市民若沒另一選擇 只能「三更半夜捧多啲錢去睇急症」

他表示,檢視收費有需要,但加多少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有無一個選擇俾市民⋯⋯有呀?但普通科門診都無位嘅。」他認為,政府需要給予市民選擇,而選擇之間要有收費上差額,以引導市民可以到另一邊求診。

他認為,若加價時未有為市民提供其他選擇,市民亦只好「三更半夜捧多啲錢去睇醫生,你估好咩?」政府收取的費用亦只是九牛一毛,「你一條毛、三條毛、十條毛,都係冇意思。」最重要的是引導市民使用合適服務之餘,留最珍貴的資源予最緊急的病人。

倡公私營協助推更加夜診相關服務

他認為,現時市民選擇少,以夜診為例,年前很多夜診服務,惟「睇住佢開,睇住佢執哂。」皆因求診人數少,而診所長駐一個醫生、兩個護士就較難回本。他指,現時社會有此需要政府就要作出協調,例如公私營協作的診所、普通科門診可開放至更夜、甚至24小時門診,或為病人提供資助等,令市民明白可以花費較急症室少的金錢、且地方較方便,而不必到急症室求診。

他續指,以前曾有試過這種做法,惟不太成功,並提出現時公立醫院人手不足,需加強公私營協作。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曾提出,急症室收費「可加可減」,指最緊急的病人收費可低於現時水平。(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盧寵茂曾提出急症室收費「可加可減」,林哲玄認為,加價對最緊急的病人並不重要,而現時急症室分流亦只靠護士做決定,但護士不會詳細查閱病人病歷,只會做基礎檢查,但分流就決定了市民需要花費多少金錢,「對佢(市民)公道咩?」,有機會引起爭議,形容做法不可取,「點解你要將護士變成一個禍心呢?」

就普通科門診方面,他提到加價前題是要有引導方向,以及令市民知道要為自己健康負上責任。他指,是有空間加價,但未必需要加,因為到普通科門診求醫的多數為基層市民,故加價都要有一個限度,即使加價亦不會太多。

病人政策連線林志釉:輪候時間已足夠抵銷濫用可能性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表示,急症室費用早於2017年由$100升至$180,使用人數已經逐年減少,由約220萬人降至約170萬人;而分流系統中,「危殆」、「危急」的病人都能夠於指定時間內百分百處理到,「緊急」則在 每年約70萬人當中有八成人可在指標內使用服務。他認為,輪候時間已經足夠抵銷濫用的可能性。

林志釉認為輪候時間已足夠抵銷濫用可能性。(資料圖片)

他提到,香港醫療是一個「安全網」,大家都引以為傲,不是因為市民經濟問題而不使用這個服務,故加價有機會令某些人卻步。於2017年加價時,林志釉曾提出反對,擔心市民會因為經濟問題而無法使用服務,變相「濫殺無辜」;但反思到有不少市民願意花長時間排隊去使用服務,有極大原因是經濟問題,令其未能負擔其他診所的費用。

而就盧寵茂提出的急症室收費「可加可減」做法,他就認為要小心研究,始終醫療服務關乎性命及健康,並不應為了杜絕某些使用者,而因為經濟問題而拒絕有需要人士就醫。他又指,不希望市民因為加價而放棄求診,甚至較緊急人士「用咗呢個服務,救返佢一命,俾多啲錢可能佢哋都肯㗎喎?」

他指,分流機制下,非緊急病人會置於較後位置,「醫生真係得閒,飲完杯水先睇症。」 故已經能夠杜絕有心濫用急症室的人。他認為,若急症室未能負荷,可考慮研究是否可轉介至普通科門診、或增加夜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