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黎有開飯盒會聽取意見 陳沛敏:最後都由黎一槌定音

撰文:凌子淇
出版:更新: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勾結外國勢力案,審訊今(29日)踏入第35天,前《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續接受盤問。辯方就黎主持的「飯盒會」盤問,並指黎開設「飯盒會」原意是想與不同階層的員工對話,討論報紙改善地方和經營策略,沒有給予編採指示。陳認為黎開「飯盒會」是想發表理念,雖然黎會在會上討論這些話題,但若論及報紙改善地方,必定會涉及編採指示。她又兩度形容黎「好有自己睇法」,而且比較強勢,若在會上談及他有興趣的題目便會分享較多意見,但他對不感興趣的題目只會「輕輕帶過」,即使「飯盒會」會有討論的過程,但最後都係由黎一槌定音。

陳沛敏一再提及黎智英是個強勢且很有自己睇法的人。(資料圖片)

黎會在飯盒會分享理念

辯方資深大律師彭耀鴻指,黎於2018年重返《蘋果》,有感員工士氣低落,故決定開「飯盒會」與公司不同階層的員工對話。陳指黎重返《蘋果》後改善了飯堂服務,但認為他開「飯盒會」較多是分享理念,包括他對做生意及時政的理念。她同意當時黎關注如何改善《蘋果》業務和內容,她亦曾按黎要求草擬一份問卷,詢問員工報紙內容、版面設計流程等有否需要加強的地方。

設飯盒會前有開討論過

辯方另引述執行總編輯林文宗向陳發送「老闆同網主管開會的紀錄」,訊息提及:「黎老闆再重申質量嘅重要,公司會不斷update,包括管理、環境、條件等等。」並透露公司將會提升IT程式、推行訂閱制等。問這是否「飯盒會」的前身,陳不記得這是特別召開抑或是定期會議,但同意黎在這些會議後,便開始舉行「飯盒會」。

黎對感興趣題目會講多啲

陳確認黎開「飯盒會」前兩三天,會在程式「Slack」拋出問題讓與會者提意見,之後會在「飯盒會」中再作討論,但黎「好有自己睇法」,若他對某些題目很有興趣便會「講多啲」,對於沒有太大興趣題目只會「輕輕帶過」。辯方又問若黎缺席,「飯盒會」是否會由張劍虹主持?陳稱這種情況只發生過一、兩次,因為如果黎無法出席「飯盒會」,他們自行開會便可。

陳沛敏作供時指黎智英有提過想中國組訪問像李文亮一般的「吹哨者」。(微博@老照片bot)

談及改善問題自然會觸及新聞

辯方指黎開「飯盒會」目的,只是為討論有關業務及改進事宜,不會給予編採指示。陳稱不太同意,並指雖然黎的確會在「飯盒會」談及報紙改善方法和經營策略,但仍會給予編採指示,因為她出席的「飯盒會」,與會者皆是編採部同事,若黎提到報紙改善方法,自然會觸及如何做新聞,兩者「好難分開」。她舉例黎曾在會上提及,希望中國版訪問質疑內地隱瞞疫情源頭的人物,如內地醫生李文亮一般的「吹哨者」。

黎會談及報道要改善的地方

陳補充說,黎較少要求記者報道甚麼,或者不報道甚麼,若有大新聞發生,如反修例運動和新冠疫情,《蘋果》必定會持續報道,那麼黎在「飯盒會」上必定會談及報道需要改善的地方。辯方又指,黎不會針對特定新聞內容給予編採指示,只會就一般事項下指示。陳舉例指,黎要求訪問示威者,雖然不會說明要訪問誰,但會談及方向,例如示威者心聲。

陳沛敏指黎智英對感興趣的話題會講多啲,不感興趣的會輕輕帶過。(資料圖片/陳浩然攝)

開會前會定下討論主題

辯方之後呈上一系列「Slack」訊息紀錄截圖,顯示各部組會開設不同群組,黎會在「飯盒會」前一天,定下主題讓成員先提意見,之後再開「飯盒會」;陳或張劍虹則會在「飯盒會」後,總結會議重點及跟進事項。紀錄顯示,黎在其中一次「飯盒會」前,呼籲同事就「報紙雜誌化」提出意見,林文宗作出回應後,黎回覆說:「到時拿出來討論。」陳指林的回應涉及新聞題材,黎其後有在會上討論,期間必然談及他對新聞角度的看法。

重申黎是好有自己睇法且強勢的人

陳又表示由於黎是老闆,員工會後的「跟進」亦只是跟進他最後同意的事項。即使「飯盒會」有討論,但陳說:「黎生係一個好有自己睇法,同埋都係某啲時候都比較強勢啲嘅,所以我哋其實最後都係由黎生一槌定音。」

4名被告:黎智英(76歲)、蘋果日報有限公司、蘋果日報印刷有限公司及蘋果日報互聯網有限公司,被控一項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和兩項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

案件編號:HCCC 5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