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家庭】遺孀憂年幼子女難面對喪親痛 社工:應坦白解答疑問

撰文:彭愷欣
出版:更新:

上月27日跑馬地發生奪命工傷,44歲工人顏訓真遭1根約2噸重的工字鐵壓斃,遺下妻子及4名幼兒。「爸爸走咗,大個仔啦,要幫手照顧細佬妹」,失去一家之主,遺孀顏太忍淚對12歲的長子說。
前一晚還依偎在父親的懷抱中入睡孩子,翌日便要面對死別,4名幼雛該如何走出傷痛?面對喪偶、失去家庭經濟支柱雙重打擊的遺孀又該如何疏導哀傷情緒,振作起來?
有多年哀傷輔導經驗的社工稱,年幼的孩子面對喪親時,基於對「死亡」概念的不掌握,心中會有很多疑問,家長應坦白向孩子交代喪親的事宜,盡量解答疑問,避免他們誤以為被拋棄;而喪偶的者面對悲傷之餘,亦要尋求支援,渡過困境。

年紀小小便要與摯親死別,4名幼雛該如何走出傷痛?(蔡正邦攝)

顏爸爸離開的那晚,12歲長子獨自在房內流淚,那晚他與弟弟、2個妹妹硬擠上媽媽的床,一家五口同睡一房,顏太覺得兒子是缺乏安全感,而長子亦向記者透露,爸爸走後媽媽心情低落。事發後,顏太亦不敢在2個兒子面前提起丈夫去世的事,「不提起便沒事,一提起2個兒子便會很傷感」。顏太痛失丈夫與家庭支持,現時感到前路茫茫。

聖公會聖匠堂安寧服務部社工梁梓敦有多年哀傷輔導經驗,他稱兒童不會忘記突然逝世的親人,反而會不斷追問親人的去向,以及發生什麼事等,家長應坦白告知,避免他們出現猜測,誤以為自己被拋棄。

兒童面對喪親 情緒易波動

不同年齡的兒童對死亡有不同認知,6歲或以下的兒童對死亡有概念,但未能理解死了的親人不會再回來;6至9歲的小童明白親人死後不再回來,但他們會聯想是否因自已的行為而令親人離開;10歲以上的兒童對死亡的概念與成人類近,但會不斷探討人死後會去哪兒。兒童喪親後未必能在言語上表達出哀傷,但在行為及情緒上要多加留意,或會出現打人等,情緒上亦較波動,時而開心、時而大哭大鬧。

跑馬地工字鐵奪命工傷的死者,遺下4名子女分別是12歲及7歲兒子,以及一對2歲孖女,梁梓敦認為,在適當的時機,可找長輩或社工與12歲長子交談,告知他父親離開的事,以便了解他的內心感受,及解答他心中的疑問。

長子向記者透露,爸爸走後,媽媽心情低落。(蔡正邦攝)

提供哀傷輔導服務的贐明會總幹事程偉文則稱,突然失去至親,無論是配偶或子女都難以接受,遺孀可能會終日以淚洗臉、發惡夢及失去耐性等,亦會擔心失去經濟支柱後如何生活;喪親兒童後則會失去安全感,有時甚至會夾雜憤怒,認為自己被拋棄。

首要照顧遺孀情緒 尋求支援

程偉文認為,在是次悲劇中,媽媽的情緒照顧亦很重要,因她作為現時家中最重要的角色,情緒會影響子女的表現,他建議該名媽媽尋求信任的人去支援自己,甚至向社會機構尋求援助,渡過困境。

至於子女失去爸爸,程偉文建議,家人可製造機會孩子坦白交代爸爸已離開的事實,一來可以讓子女表達感受及梳理疑問,二來可以告訴子女雖然媽媽很傷心,但會像以前一樣愛他們,讓子女有安全感,「亦可以有多啲身體接觸,攬下佢哋,等佢安心」。

一場無情的工業意外,奪去好丈夫、好爸爸顏訓真的性命,顏太頓失摯愛和家庭經濟支柱,對未來深感徬徨。匡懷(慈善)基金知悉顏太一家遭逢巨變,一家五口日後生活亟需幫助,在取得家屬同意下,特意為他們於「01心意」平台開設籌款項目,籌得款項將全數交予死者遺孀顏太作4名子女日後教育和生活用途。

請即捐款支持顏訓真遺孀及4名子女渡過難關 >> 按此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