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我是誰|扮家人被捕呃3長者$25萬 警拘兩男包括17歲少年

撰文:梁曉晴 梁偉權
出版:更新:

警方偵破3宗在今年11月至12月發生的「猜猜我是誰」電騙案,3名受害人為介乎72至84歲的長者,分別接獲騙徒電話,訛稱受害人的家人被警方拘捕,索取3萬至15萬元保釋金不等,3案合共涉款25萬元。警方經調查後,昨(29日)拘捕兩名分別17歲和27歲的本地男子,其中27歲男子涉及兩宗案件。兩被捕人正被扣查,警方正調查兩案,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將軍澳警區刑事調查隊主管督察呂朗澄(左)、東九龍總區刑事情報組總督察韓成昊(中)、黃大仙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二隊主管督察林英品(右)。(梁偉權攝)

首宗案件的72歲女事主早前接獲自稱「律師」的電話,稱事主兒子涉刑事案被警方拘捕,需要15萬元保釋金,事主於是到將軍澳一間餐廳,將15萬元交予騙徒。另一案件事主接獲自稱其子女的朋友來電,稱事主的子女被捕,要求7萬元保釋金,但事主因行動不便未能外出,騙徒因而上門騙走其提款卡及密碼,再到提款機取出戶口內的7萬元。

警方東九龍刑事部調查後,昨在鰂魚涌拘捕涉案27歲姓曹無業男子,涉嫌「以欺騙手段獲得財產」。將軍澳警區刑事調查隊主管督察呂朗澄表示,調查顯示被捕人是受朋友指使收取騙款,警方仍在調查案件背後是否有「上線」,或是否有同黨負責不同崗位,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至於第三宗案件,居於黃大仙區的84歲本地男事主於本月9日中午接獲騙徒來電,冒認其女婿,自稱被警察拘捕,要求事主將3萬元保釋金交予其友人。事主準備3萬元現金,同日一名本地男子到其住所取款後離開。警方翻查閉路電視及調查後,黃大仙警區刑事部聯同東九龍總區情報組,昨上門拘捕一名17歲男學生,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他報稱無黑社會背景。案件交黃大仙警區刑事支援隊第二隊跟進。

今年首10月電騙較去年年激增170% 涉款近7,000萬元

東九龍總區刑事情報組總督察韓成昊指出,今年首10個月,電話騙案、特別是「猜猜我是誰」騙案激增,較去年多637宗,升幅逾170%;涉案騙款增加5,400萬元,達接近7,000萬元。據了解,以往涉電話騙案的電話多數來自境外,惟近期的電話較多來自境內,以「打盲毛」形式針對長者。

韓成昊表示,雖然針對長者的個別案件金額「不是十分之巨大」,但也是長者辛勤工作得來的積蓄。他呼籲長者及家人要多留意警方防騙資訊,勿讓騙徒有機可乘;又提醒年輕人勿為金錢從事非法活動,亦要提防表面上合法、但性質可疑的活動,例如收取報酬上門「向欠債人收欠款」,因為實際上他們可能正是收取騙款或其他非法款項。警方提醒,如有案件涉及保釋金,巿民應向有關警署核實,避免受騙;市民如有任何懷疑,應致電「防騙易18222」熱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