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每日玩手機致輪椅代步!專訪醫生:女性較易患「數碼動暈病」

撰文:朱加曦
出版:更新:

健康|現今不少人機不離手,不論乘坐交通或躺在床上時,都會是「手機時間」,除了與人聯絡通訊、分享經歷,還會打機消閒。不過,若長期觀看手機屏幕,或會引伸至不少健康問題,英國網紅Fenella Fox便因每日玩手機14小時,導致身體不適,一度需靠輪椅代步。

健康|現今不少人機不離手,不論乘坐交通或躺在床上時,都會是「手機時間」。(《喜歡的話請響鈴》劇照)

社交媒體管理系統HootSuite,聯同廣告公司「We Are Social」合作,於2019年展開一調查,香港人平均每日的電腦和手機上網時間,分別為3小時22分及3小時,雖不及其他地方多,但數字也算驚人。

健康|研究:每日少玩手機38分鐘,生活更寫意

早年興起與人分享一周使用電話的時長,這同時喚起過度用電話的問題。期刊《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早前發布一項研究,發現對智能手機成癮的人,在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的得分都較低,另一期刊《實用心理學應用期刊》亦透過去年4月的一項研究,表示每日減少用手機38分鐘以上,有助提升生活滿意度,同時增加體能活動。這反映出我們的健康生活,與玩手機時長息息相關。

健康|29歲的網紅Fenella Fox每日玩手機超過14小時致暈眩,最終靠輪椅代步。(IG@fenellascorner)

健康|日玩手機14小時感暈眩、靠輪椅代步:還以為患新冠肺炎

而網紅Fenella Fox的健康問題,便是因手機而引起。29歲的她在Instagram坐擁15.7萬名追蹤者,並透過社交平台,每個月賺逾15,000英鎊(約14萬港元)。不過,由於長期對著屏幕,每日至少使用電話和平板電腦至少14小時,令其身體問題逐漸浮現,由最初的頭痛和頸痛,後期情況更為嚴重,出現暈眩問題,更甚不能平衡起身走路,「我記得有次去買東西後,回程時感到不適,我當時以為是中暑。我坐在路邊的陰涼處,認為我需要撐過去。」

過了一個星期,她的狀態更加惡化,甚至不能正常走路,看事物時出現扭曲,「我看得到,但情況卻不易解釋。」於是她躺到床上休息,由於未能意識到問題,因此繼續如常玩手機,「由起床直至睡覺,我都在滑手機,完全不知是令問題惡化的主因。還以為是患新冠肺炎。」其病情亦影響生活,她形容,當時不僅不能站立,也不能洗澡或煮食,平日需靠輪椅代步,並要從搬住的葡萄牙,回到英國生活,由父母幫助照料其起居飲食,持續半年。

健康|Fenella Fox在戒玩手機一段時間後,終於可再站立行走。(IG@fenellascorner)

健康|患「數碼動暈病」、避開一事終可再站起行走

雖然曾向多個醫生求診,Fenella Fox仍未找到病發主因,只知在平衡方面出問題。直至她父親讀到一篇有關「數碼動暈病」(cyber motion sickness)的文章,提到患者會因供氧到大腦和身體的神經系統失調,而感到暈眩。由於Fenella認為徵狀相似,於是決定將手機放到一旁,或交由父母保管,「最後我終再可行走。」她發現,每次用手機數小時,便會再出現暈眩徵狀,需要休息3至4天才痊癒。由於工作需要,她仍需每天用手機,不過會調節使用時間,以避免病情惡化。

健康|女生較男生易患「數碼動暈病」。(《當男人戀愛時》劇照)

健康|耳鼻喉醫生:女生較男生易患「數碼動暈病」

對於「數碼動暈病」,《01女生》詢問耳鼻喉科魏智文醫生,他回覆「數碼動暈病」徵狀與暈車浪相似,如頭暈、頭痛、作悶和作嘔。不過,兩者分別在於暈車浪時,內耳平衡器官先感身體移動,而視覺未必察覺,以致接收訊息不同,使大腦混亂,產生以上徵狀;至於患上數碼動暈病時,則為相反,先由視覺看到畫面轉動,如看屏幕、手機、電腦或平板等,與內耳平衡器官接收的訊息不同,引致身體平衝力轉差。

魏醫生同時提到,時下不少人長期對電子屏幕,如使用虛擬實境或第一身遊戲等,由於影像過於真實,故在視覺畫面轉動之際,其餘負責平衡的感官,未能接收一致訊息,使大腦暫時未能適應。他表示,即使平日暈車的人,也有可能患「數碼動暈病」,特別是長時間對電子屏幕、偏頭痛、曾有腦震盪或4大負責平衡的器官(視覺、內耳、小腦、脊椎)有問題的人,都較易出現病徵。此外,女生亦較男生易患「數碼動暈病」。

要解決「數碼動暈病」,魏醫生建議,減少長期接觸電子屏幕,不過由於都市人難完全避免,故他亦提出「20-20-20」的方法,即是每玩20分鐘便休息,並望向20尺以外的風景20秒,這樣便能讓視覺和腦部得到充分休息。

健康|耳鼻喉科魏智文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