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壓力視作挑戰? 關鍵技巧超級簡單:經常發問|自我管理

撰文:開卷有益
出版:更新:

不少打工仔害怕在工作時發問,因為他們擔心這會顯得自己很笨,甚麼也不懂。但原來據《莫守成規》一書所指,好奇心重的人在經營人際關係方面是會有優勢,而常發問更可給予別人可靠及值得信賴的印象。
既然連研究都證實多發問好處多多,那便記得從今天起改變心態,別再在職場當個只懂沉默的人了!

關於提問的效應,我們常見的想法大錯特錯,尤其是當我們擔任領導者時,害怕自己會因為不知道所有答案而被別人扣分,事實正好相反。當我們藉由提問與他人互動時,與他人的關係會變得更強韌,因為我們展現了真心想要了解對方,傾聽他人的想法,在更為個人的層面上認識對方。於是,我們能贏得對方的信任,雙方的關係也會變得更有意思、更親近。如果你擔心問問題會讓你看起來無能,那麼你也錯了:比起不問問題,問問題的人在別人眼中,反而比較聰明。

比起不問問題,問問題的人在別人眼中,反而比較聰明。(Getty Images/視覺中國)

為了證明提問的價值,我和同事召募了170個學生做實驗。請他們坐在電腦前面,告知他們會和一個搭檔一起參加研究,而對方會保持匿名。他們不知道自已的搭檔是電腦模擬的聲音。為了替實驗找個說法,我們告訴參與者,這項研究是關於理解即時通訊如何影響玩大腦急轉彎遊戲的表現。接下來,參與者必須在限定時間內解題,也得知搭檔稍後會在研究裡完成解題。腦筋急轉彎有五題,得到的獎金取決於答對的題數,因此他們的表現很重要。

我和同事召募了170個學生,請他們坐在電腦前面,告知他們會和一個搭檔一起參加研究。(unsplash/alejandroescamilla)

為了確保參與者不會懷疑搭檔不是真人,在研究開始之前,我們讓彼此有機會可以發送即時簡訊給「搭檔」。電腦模擬的演員沒有直接回覆訊息,只是簡單地回一句:「嗨,祝你好運。」等到他們完成腦筋急轉彎答題,會收到另一則來自搭檔的訊息。根據他們隨機被分配到的狀況,會收到以下兩則訊息中的一則:「希望你答題順利。」或是「希望你答題順利。有任何建議嗎?」參與者收到簡訊後,可以選擇回覆,而且他們知道對方不會再回覆。接下來,要他們評估搭檔的能力有多強,並回答自己在未來遇到類似的情況,會向搭檔徵詢建議的機會有多高。

收到徵詢建議簡訊的人,對於搭檔的能力評等較高。他們也表示自己更有可能向搭檔徵詢建議。因此,與大家所想的正好相反,徵詢建議能增加別人對我們能力的評價,而不是減損。我們低估了成為別人徵詢建議的對象是多大的恭維。提問等於給別人一個機會,分享他們個人的經驗和智慧,因而提高他們的自尊。好奇心是在這個世界展現叛逆精神的一種方式。叛逆人才能夠克制自己的恐懼,願意壓抑向別人求助的不自在。提問或許讓人害怕,但是它能帶來各種好處。

在研究開始之前,我們讓彼此有機會可以發送即時簡訊給「搭檔」。(unsplash/benchaccounting)

第一次與陌生人互動時,好奇心與更強的正向情緒、更緊密的關係都有關聯。我和同事進行的一項研究裡,讓大學生與同儕對話,並指示他們問愈多問題愈好,或是只問幾個問題。我們發現被問到較多問題的學生,比較喜歡他們的伙伴,純粹是因為他們有機會講話,吐露更多關於自己的資訊。我們的研究顯示,問問題較多的人更受到喜愛,而在快速約會中問較多問題的參加者,得到第二次約會比例也較高。在另一項研究裡,互不認識的大學生接獲兩種指示:一是與同儕對話,例如「你在人生中最感恩的事情是什麼」等問題,目的是拉近彼此的距離,二是閒聊。相較於閒聊組,私密對話組的人感覺與伙伴更親近,也更快樂。然而我們通常不願意問更多這類打探對方的問題,認為這樣會過於侵犯私人領域,我們相信應該管好自己就好。

被問到較多問題的學生,比較喜歡他們的伙伴。(unsplash/edvinjohansson)

研究也顯示,好奇心與在現存關係中得到更高的滿足感與社會支持感有關。當你在工作一天結束之後回到家,如果你好奇地想知道伴侶這一天過得如何,對方會有更強的連結感。在剛展開的人際關係裡,如果對方問你的問題,能引領你分享更多關於你自己的事,不但約會更愉快,與對方相處也更開心。當你在提問中展現你的好奇心,對方會分享更多,並且投桃報李也問你問題。如此一來,就能形成一個「給予」與「取得」的螺旋循環,增進親密感。

如果你好奇地想知道伴侶這一天過得如何,對方會有更強的連結感。(《原諒他77次》劇照)

敞開心胸、容許自己展現好奇心的人,較能建構從正向看事情的框架。好奇心讓我們更傾於把工作上面臨的棘手問題看成接受一項有趣的挑戰。與老闆開會,從壓力重重變成學習的機會。讓人緊張得要命的第一次約會,變成與新認識的人一同外出的開心夜晚。濾鍋變成帽子。一般而言,好奇心能激勵我們,把壓力情況看成挑戰,而不是威脅;讓我們以更開放的態度看待困難,並嘗試解決問題的新辦法。事實上,好奇心與對壓力的低防衛反應有關,也因此能以較不具侵略性的方式回應他人的挑釁。一項為期四週、每日進行的日誌研究顯示,對於不確定性有較高容忍度的人,較少與朋友起衝突、較少有被動攻擊反應,而且較願意原諒別人的冒犯。簡單說,由於好奇心能啟發探索行為和學習,讓我們與他人、與世界有更多往來。

以上內容節錄自《莫守成規》。

《莫守成規》封面。(天下雜誌)

書名:《莫守成規》

作者:法蘭西絲卡.吉諾

譯者:周宜芳

出版社:天下雜誌

立即下載《香港01》,緊貼公務員職位空缺、勞工處筍工推介,了解CV、面試致勝技巧!

下載網址:https://hk01.app.link/bkbJyY5t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