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投資新手應何時入市、沽貨?即學平均成本法 以不變應萬變

撰文:Planto
出版:更新:

受疫情影響,投資市場反反覆覆,有人認為這是入市最佳時機,但更多人卻舉旗不定。開講有話:「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人人都知投資要低買高賣,但有咁容易撈底的話,就通街都係股神啦。

因此,不少穩健派提倡「平均成本法」,意指不論股票、基金等資產價格升定跌,均定期、定額地買入某類資產。這種有紀律的投資習慣,有助將入市成本價「拉勻」,減少大市波動帶來的風險。

在香港,月供股票和強積金,都是採用「平均成本法」作為投資策略的典型例子。

相關文章:理財|每月人工掹掹緊 更要學懂小額投資 6個方法適合窮人入市

+9

平均成本法有咩優點?

以買股票為例,假設你一次過用10,000元買入市值10元的股票A,10個月後,股票A價值經過上上落落,又回到10元的原點,你等同白忙一場。

倘若你實行平均成本法,同樣的10,000元,於股價格上升時會買到較少單位,股價下跌時購入較多單位。假設股票A股價先由10元逐步跌落7元,10個月後回升至10元,那麼你就成功於中段撈底,跑贏「一炮過」入市的投資策略。

「平均成本法」是用長線投資分散市場波動風險的投資法,可減少做投資決策所需時間,避免在不對時機入錯市的風險,並將每次入市成本降低,適合無暇睇實個市的上班族,或資金不充裕的投資者。

相關文章:財務自由|初入職場 一事比買股票更重要 即睇20至50歲理財方向

+8

平均成本法有咩缺點?

「平均成本法」雖有助避免資產價格波幅風險,但一旦遇上長時期的牛市時,固定的投資金額,所買到的股票就越來越少,賺幅自然比成功於低位「一炮過」入市者少。

而當某資產長期走下波時,「平均成本法」同樣無助止蝕。如果資產價格一路直插,而投資者等不到回升就「斬纜」,就會淪為越買越蝕嘅失敗投資。

簡單而言,「平均成本法」須於一段較長時間投資期內,經濟周期及資產價格跌宕起伏,期間投資者必須有耐性地投資,切忌頻繁地轉換投資組合,才能充份發揮其作用。

當然,「平均成本法」亦非必勝良藥,若遇上資產長期眨值,而投資者仍持續地「溝貨」,可能愈買愈蝕。因此,投資者須衡量承受風險能力,並考慮將資金分散到不同的投資組合,以免因揀錯投資產品而泥足深陷。

【延伸閱讀,更多打工仔理財投資建議】

適合新手及窮人的小額投資方法:

+3

財務自由|增加被動收入要靠投資 10大方式除股票、基金還有這些

+30

儲蓄|無痛儲錢就是這樣簡單!養成12個小習慣 錢就不會無謂花掉

+25

【本文獲「Planto」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