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把山神變海神 海洋商貿如何改變宋代泉州人信仰?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福建省泉州市地處中國東南沿海,在過去不僅是宋元兩代重要的海港,同時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中國2020年為泉州城以及泉州22處遺跡,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為題申報世界遺產。枕山面海的泉州,自古以來有相當豐富的民間信仰,於北宋元佑二年(1087)設置市舶司後,在日益頻繁的海洋貿易下,也讓泉州民眾的信仰產生了變化。

因宋元時期海上貿易的發展,在福建省泉州市除了傳統民間信仰外,還能看到各式宗教廟宇建築。圖為泉州府文廟大成殿。(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泉州民間信仰盛行原因

前往今日的中國南方,尤其是到有「海上眾神之城」之稱的泉州,總會感受到城市裏充滿着濃厚的民間信仰,而這股來自於宗教的煙火氣,有着漫長的歷史發展。今日泉州一帶在周代時即有古閩人聚居,學者推測極有可能為《周禮》所載之「七閩」,後其與越人融合為閩越人。閩越人的信仰以原始宗教與巫術為主,如靈魂不死、萬物有靈與蛇圖騰崇拜等。秦漢時期閩越人十分看重祖先崇拜,《漢書》記載,秦始皇設立閩中郡(轄境約今福建省與浙江省南部)後,曾禁止閩越人進行祭祀活動,引起其強烈不滿,更於秦末北上參加反秦戰爭。

從此,好巫尚鬼的風俗從未離開過這塊土地,即便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戰亂,不少世家大族南渡入閩、五代十國時期也有眾多原居中原地區的人們遷入,反而讓漢文化與閩越文化交融,道教更與閩越巫術相結合。比如象徵北方道教大神的玄天上帝傳到福建後,則被民眾加油添醋變成了泉州人。

海上貿易興盛 山神變海神

自從西夏佔領河西走廊后,使得絲綢之路中斷。宋廷便依賴沿海港口與外國商人、使節交流,泉州便是此時進入一個全面發展的繁榮時期。而在頻繁的海上貿易下,面對一望無盡的大海,人們對於能使心靈平靜的神祇,自然有了不同的需求。

像是關公信仰到了福建地區後,受到經濟繁榮與海外貿易影響,原來的忠義化身上加入了財神與守護神的性質。除此之外,在海神媽祖信仰傳入泉州前,泉州當地百性主要是祭祀男性海神-通遠王。這位海神相當特別,是從山神演變而來。相傳通遠王原是唐代蜀地進士李元溥,後棄官隱居在五台樂山(今泉州市南安市),死後被當地民眾奉為山神,宋代時被封為通遠王。

通遠王從山神到海神,有一段漸進式的變化過程。因宋嘉佑年間(1056-1063年)泉州鬧乾旱,人們轉向通遠王祈求降雨而靈驗後,從此山神通遠王便有雨神的特質。隨着人們的需求增加,通遠王逐漸擴張其「管轄範圍」,成了水神、水上運輸之神,而通遠王的祭祀範圍也從山區擴張至海邊。

在泉州對外經貿活動日趨活躍下,為適應海上航運的需要,泉州造橋樑興港口,與之相適應的是通遠王信眾越來越多,也使其兼具了海神性質。到了南宋時,泉州人所信奉的通遠王已是位與海外經貿密切相關的神祇,不僅有當地民眾祭祀,連在泉州經商的商人也會向祂祈禱,可說是香火鼎盛。

由於泉州氣候為太平洋季風區,冬夏兩季盛行不同的季風,而每年農曆四月開始吹着西南季風,此時為番舶、外海舶可以從三佛齊(今蘇門答臘)一路順風駛至泉州港,;而農曆十月開始則吹東北季風,停靠泉州港的番舶與販外商船,則能藉着風力至南洋。雖然有季風的幫助讓船隻方便南來北往。但海況多變,總會有船難意外發生,泉州地方官便每年在通遠王廟舉行為期九天的祈風典禮,希望海神通遠王保佑船隻一路順風、航海平安。

雖然今日泉州民眾主要信奉海神媽祖,但通遠王依然庇佑着當地居民。(百度百科)

不過海神通遠王信仰在媽祖信仰傳入泉州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為莆田當地信仰的媽祖,在獲宋廷封至靈惠妃後,其信眾圈更進一步擴大至泉州。元代時媽祖仍得到朝廷的支持獲封至天妃,更讓其祭祀圈跨出福建地區。相比下通遠王於元代則未獲封號,其信眾圈更從未跨出泉州,而民眾的海神信仰也逐漸被媽祖取代。不過今日泉州惠安仍存在着供奉通遠王的廟宇-五台樂山昭惠廟,至今香火不衰,可說是見證宋代泉州海洋經貿的重要史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