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婚】「AA制」婚姻解決年輕人恐婚症 男女平等or生育綁架?

撰文:彭琤琳
出版:更新: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兩頭婚」婚姻形式近日在內地引起熱議。這種「AA制」婚姻是如何興起的?相較於傳統兩頭婚,現在年輕人選擇兩頭婚有哪些新變化?
有評論認為,兩頭婚是男女雙方家庭基於平等達成的一種長期契約,也是一種進步。但也有人質疑,兩頭婚更加固化了「男尊女卑」、「繼承香火」的傳統宗族觀念,甚至提出這是「父母利用經濟手段干預子女的生育」。為何會產生這樣的爭議?

獨生子女家庭的「妥協」

「兩頭婚」話題最近引起公眾討論,主要是由《中國婦女報》12月20日的一篇報道引發。報道稱,「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2020年5月20日,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一對新人手持結婚證合影留念。(中新社)

報道介紹了兩頭婚的婚姻形式,還提到其興起的原因與獨生子女家庭有關,以及兩頭婚的利弊和未來發展趨勢。這篇報道隨後引起網民激烈爭論,主要圍繞在四方面。

第一,兩頭婚是近年來興起的新婚姻形式嗎?有親歷者表示,兩頭婚不是現在才有的,十幾年前就有了,「可以說80後開始結婚的那個年代就興起了兩頭婚。」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田豐也指出,兩頭婚基本是80後獨生子女家庭自發形成的一種訴求妥協行為。

圖輯|兩頭婚是在計劃生育政策下,獨生子女家庭催生的一種產物嗎?(點圖放大):

+5

至於有關兩頭婚的記載,有媒體稱在明清時期的江南就已經出現,當時稱為「兩頭親」。此外,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在1939年出版的「Peasant Life in China」(中文版譯作《江村經濟》)中,也曾描述過「兩頭婚」這種婚姻模式。在1936年的江蘇開弦弓村,即費孝通考察時期,該村只有12宗兩頭婚;八十年後,有報道指開弦弓村至少已有150宗兩頭婚。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2018年6月於《經濟日報》刊文談及中國鄉村時,也提到兩頭婚。在《從江村看中國鄉村的變遷與振興》一文中,韓長賦稱,今天的江村(即開弦弓村),男女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但婚姻、財產等家庭觀念與傳統仍沒有斷代。

韓指出,「兩頭掛花幡、招女婿等傳統婚姻習俗延續至今。由於現在大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類婚姻模式愈來愈普遍。全村現有139個家庭採取兩頭掛花幡的婚姻模式,招女婿190人。」所謂「兩頭掛花幡」即兩頭婚。

圖輯|江蘇開弦弓村因費孝通的《江村經濟》而聞名於世(點圖放大):

+6

網民質疑的第二點,是江浙地區「被代表」了嗎?看到微博熱搜的「如何看待江浙興起的兩頭婚」、「江浙一帶興起的兩頭婚」、「浙江兩頭婚」等話題後,不少來自江蘇和浙江的網民卻留言表示「從未聽說」,也有人說兩頭婚並非江浙獨有。

實際上《中國婦女報》的報道亦有詳細介紹,選擇兩頭婚的多是江浙農村的獨生子女,主要出現在杭嘉湖地區,集中在杭州市周邊的九堡、臨平、餘杭一帶,多為村轉社區的地方,還有湖州地區。只不過在社交平台廣傳的內容僅截取了報道的開頭——「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難免令人產生誤會。

「如何看待江浙興起的兩頭婚」日前一度成為微博熱議話題。(微博截圖)

至於兩頭婚為什麼會在江浙一帶興起並流行,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博士趙春蘭曾以杭州西郊的水村為研究案例,探討浙北水村「兩頭婚」和「兩頭姓」的婚育模式。她發現,江浙一帶農村社會的結構是「超實心」狀態,與西北或者中部農村的空心化有很大不同。

因為年輕人的經濟條件相對較好,就業機會很多,不願意離開自己的村子,同時外來人口也不斷聚集。因此在水村這種小範圍的社區,本地人與本地人的結合變得很重要。兩邊的經濟實力又相當,兩邊都有傳宗接代的需求,就會自然而然產生「兩頭婚」這種婚姻形式。

相關閱讀|天津夫婦結婚30多年嚴行「AA制」 為雞蛋標記防對方偷食

+2

而第三個爭論點在於「各住各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也算結婚嗎?各住各家,這和分居有什麼區別?夫妻和親子關係怎麼維繫?這也是不少網民提出的質疑。

據悉,《中國婦女報》報道時確實用了「各住各家」一詞,但內文又提到,兩頭婚家庭的顯著特點是「未完全從各自的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即和一方的父母長期共同生活或者在兩方父母處輪流居住」。趙春蘭也指出,之前媒體報道兩頭婚中提到「兩頭」是「各住各家」並不準確,應是兩邊都有婚房,都有生活的空間。

趙春蘭總結「兩頭婚」的四大特點:

1. 「男不叫娶、女不叫嫁」,兩邊都沒有聘禮上的往來。

2. 生兩個孩子基本上是一個硬性的標準,因為兩邊都需要延續子嗣。

3. 孩子的姓氏需要相互商量,分別跟父母姓。

4. 兩邊住,不是單指住男方家或者是住女方家,而是兩邊都兼顧。

兩頭婚的利與弊

不過在年輕一代看來,相較於傳統兩頭婚為了留住一方姓氏的傳宗接代觀,現在選擇「兩頭婚」更多基於一種現實選擇,獨生子女家庭或多或少都要面臨家庭繼替、財產繼承、養老方面的困境。因此最後一個爭論點,自然是回到「兩頭婚」這種婚姻形式利與弊的討論。

相關閱讀|新郎接新娘送1.8萬禮金 外母嫌少當場黑臉

+3

首先,很多認同兩頭婚的分析評論都提到了「平等」。田豐認為,「兩頭婚」這種兼顧雙方家庭利益訴求的婚姻形式,更多體現了雙方原生家庭的平等觀念。其中兩個孩子分別跟父母姓,形成了一種冠姓權的平衡。

除了孩子的姓氏,網絡輿論認為,兩頭婚還能治好年輕人的「恐婚症」,一次過解決好多婚姻矛盾,包括彩禮問題、買房問題、過年回誰家的問題、養老問題。有人甚至拋出結論稱:「由於雙方完全實現了經濟上的平等對立,所以人格上也完全平等了。」

我婚後沒有失去原生家庭的愛,可以按照習慣和喜好隨意選擇去哪一方家庭居住,長輩也可以陪伴孩子,孩子同時享有父母和長輩的愛,這是最融洽的家庭。
來自杭州的80後媽媽趙姍談「兩頭婚」

有婦聯幹部表示,兩頭婚家庭多為門當戶對,後續出現婚姻矛盾的情況也相對較少。但並非所有兩頭婚都能夠一帆風順,據悉有夫妻因為沒有協調好在哪一方家庭長住,或因為在孩子的「冠姓權」上反悔,最終要離婚收場。

另有分析認為,家庭中擁有「異性」兄弟,也容易造成孩子之間的認同感減弱。取消外公外婆的稱呼,家中的老人也很有可能下意識偏愛己方姓氏的孩子,產生更大的親疏差別。如來自杭州的劉晴也組建了兩頭婚家庭,她發現父母更愛跟自己姓的孫子,對於她的二胎女兒卻不太關心,喜歡和憎惡的表情都溢於言表。

由於生兩個孩子是兩頭婚的「標配」,有人為女性鳴不平,稱這反而是一種生育綁架。(VCG)

至於輿論中另一大批評聲音,是兩頭婚的核心還是離不開「繼後香燈」的傳統思想。由於生兩個孩子是兩頭婚的「標配」,有人認為這對女性來說反而成為一種生育綁架,因此批評兩頭婚只是父母為了傳宗接代,利用經濟手段干預子女的生育。

趙春蘭也認同,傳宗接代觀念是兩頭婚的重要起因之一,但她不認同,兩頭婚讓女性淪為生育工具的看法。她強調兩頭婚是一種積極的嘗試,對代際關係的改善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想在當地既能照顧父母,又能享受生活,這是大多數選擇『兩頭婚』家庭的實際情況。」

不難看出,圍繞兩頭婚的爭論,批評一方更側重在生育層面,支持一方則側重在生活方式層面,不同的人對婚姻的理解自然也不盡相同,也許並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問題。

【同場加映】傳統陋習催生盜屍、謀殺案 揭秘內地冥婚現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