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台舞獅傳統源遠流長 「殺青獅」表演相傳暗指「反清復明」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台灣2月22日開學,由於疫情期間不鼓勵群聚。台灣的竹北高中更是透過在線直播的舞龍舞獅賀新春。由此可知華人過年,可以沒有鞭炮,絕不能沒有熱熱鬧鬧的舞龍舞獅。

生動活潑的南獅,成為今日舞獅的主流派別。 (新華社)

今日以廣東南獅(醒獅)最為知名,從明清以來就是相當受歡迎的一種舞獅派別,並廣泛流傳於廣東、廣西、台灣與海外華人社區。由於中國舞獅表演有漫長的發展歷史,除擁有高人氣的南獅外,各地皆有獨具特色的舞獅,以台灣為例,除了南獅、北獅,還有閉口獅與開口獅。

有別於醒獅的閩南獅

舞獅,閩南語稱為「弄獅」,「弄」有舞弄、戲弄獅子的意思;而舞獅團體則稱為獅陣。今天台灣較為常見的醒獅,與罕見的北獅於1949年國民黨政府遷台後傳入,而閉口獅與開口獅則是早就於清代時,由福建閩南、客家移民帶入。

福建普遍好巫尚鬼,作為佛教護法神獸的獅子傳入後,與閩南文化相結合便產出各式各樣的獅文化,如風獅爺、劍獅等,也發展出獨具特色的舞獅與表演,這些對獅的喜愛自然也隨着移民帶到台灣。

今日於台灣民俗節慶有時會看到一種較為傳統的舞獅獅頭,其外觀不如醒獅生動活潑,不能眨眼;但無一例外獅頭上都繪有「王」字,這是源自閩南舞獅的閉口與開口獅。其獅頭一般用竹木編制,再用布或紙裝飾而成。與醒獅的獅頭與獅背連身不同,閩南獅的獅頭都可以拆卸,其獅背由紅、青、黃、藍等各色粗布縫製而成。

閉口獅又稱為「雞籠獅」,這是因其頭部像罩雞用的雞籠而有此稱呼。開口獅則因獅嘴可以上下活動而稱之,因像籠子而有「籠子獅」、「篩子獅」等說法。無論是哪種獅子,面具上都有外露的鋭利尖牙。過去台灣舞獅有地域差異,以新竹為界,北部為開口獅、南部則是閉口獅,隨着時間與社會變化,今日已無明顯分別。

閩南與台灣地區的舞獅特色

台灣關於舞獅的記載,於清代康熙年間便有記錄。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刊行的《台灣府志》對於舞獅有詳細的描述:「歲時(漢人用此禮,土番(原住民)無也)……元旦起至元宵止,好事少年裝束仙鶴、獅馬之類,踵門呼舞,以博賞賚,金鼓喧天;謂之『鬧廳』」。這段文字記載與福建閩南地區的舞獅非常相似,且活動皆集中於春節期間。

舞獅的表演還有文武之分,比如表演文獅的多開口獅、紅鼻獅,內容以馴獅逗樂為主,流行於福建漳州一帶。動作有洗面、舔足、摪鬚等,並與一手持扇、一手拿桂枝的獅童,閩南語稱「獅鬼仔」(意為古靈精怪、調皮搗蛋)搭配。獅鬼仔在舞獅中的角色十分吃重,因為整個獅陣的表演動作都取決於獅鬼仔的節奏。

閩台舞獅表演-文獅中的「獅鬼仔」,有畫龍點睛的作用,與南獅獅舞中常見的「大頭佛」類似。圖中即「獅鬼仔」。(Facebook@北港老塗獅)

武獅則以閉口獅、青鼻獅為主,表演夾雜武術、重威武,有跳躍、跌打、登高等。在鑼、鼓、鈸等打擊樂器的伴奏下,根據不同的節奏與鼓點來決定舞獅的動作與神態。無論文獅還是舞獅,基本上閩南獅的舞獅動作套路以南拳武術為底,搭配馬步、麒麟步等。通常由一頭或數頭獅子,和好幾個人結合成一陣,人數最多可達50、60人,還會搭配武術、兵器。閩南、台灣的傳統舞獅表演程序為,先一段舞獅,然後獅子與武器對招,最後再以一段武術表演作結束。

閩台舞獅中有相當特殊的「刣獅」,不過今日已相當少見。(Youtube@2017台灣傳統獅陣-刣獅)

閩南、台灣還有個相當特殊舞獅表演,即殺獅,閩南語稱為「刣獅」(刣即殺)。表演殺獅的獅子為綠色,由一位武者和一頭獅子一起演出。殺獅的由來與明末清初的反清義士有關,相傳是為集結反清力量並暗中鍛鍊,通過「殺青獅」來暗指反清復明。

北獅、醒獅影響 外型不同以往的鳳陽開口獅

中國歷史上的舞獅發展到宋代時,開始與雜技結合,像今日的北獅表演,如踩繡球、蹺蹺板等,就包含雜技元素。明清時期的舞獅又有進一步的變化,即與中國傳統武術結合,比如南獅、閩南獅皆在動作中加入大量武術套路。因此舞獅成員多在初陣表演前1、2個月加緊集訓,在地方廟會節慶時熱鬧助興,平時則可通過武術工夫強身,又能保鄉衛里,深受百姓歡迎。

部份獅陣、獅團的發展與武術館還有緊密關聯,比如台灣雲林、彰化縣一帶的獅陣,多附設於國術館下,由會功夫的師父領導、組織成舞獅團體。在台灣中部地區赫赫有名的「北港老塗獅白鶴獅陣」,創辦人黃清塗兼具武術家與中醫師身份,師承北港勤習堂陳水來,學習太祖拳、食鶴拳,先於1953年開設鳳陽國術館,後於1960年成立獅陣,發揚傳統武術與台灣獅藝。

隨着時間發展,台灣舞獅經過日據時代、光復後,以及國民黨政府帶來的醒獅與北獅影響下,激發了台灣獅頭師傅們的創意。以老塗獅的白鶴獅陣為例,其舞獅以金獅搭配白鶴、武術與兵器,非常特別。除此之外還有相當獨樹一格的獅頭-鳳陽開口獅,其外型為顯眼的金黃色獅頭、毛茸茸的耳朵與獅身,外型不同於醒獅與閩南獅。獅陣裝扮都由武館學員依照傳統糊紙工藝,手作完成。

舞獅發展至今日已有相當成熟的比賽規則,逐漸從一般節慶廟會表演,轉向藝術領域發展,像是將可愛的舞獅製作成文創商品、獅頭開始有不同以往的創作、繪畫表現。相信通過海內外華人的愛護,舞獅定能於現代開啟新的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