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貴州人嗜食田鼠? 考古學家推敲出古人類菜單

撰文:塗柏鏗
出版:更新:

2021年2月25日,國家文物局揭曉「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初評結果,貴州省貴安新區高峰鎮岩孔村的招果洞遺址入圍。自2016年起,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調查與發掘招果洞遺址,而今已出土眾多重要發現。

經過五年以來、累計工作時長800多天的工作,考古隊最終確認招果洞遺址的人類活動痕迹一路從四萬年前延續至兩千年前,人種屬晚期智人,跨越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23個地層相繼出土不同時期的文物,是目前貴州史前考古中年代序列最為完整的遺址,即使置諸全中國,亦是極為罕見的遺址。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張興龍表示,最初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探查時,便發現招果洞周邊區域存在許多有人類活動痕迹的山洞,但招果洞的活動強度最高,應該是一處中心聚落營地。開挖四個月,便獲得完整的地層堆積,以及發現大量打製石器、骨角器,在距今約一萬年前的地層裏則發現了陶器。

此外,在該遺址距今約一萬多年前發現的通體磨光石器,是當前中國發現的最早通體磨光石器,同時也是目前發現的用火遺存(50多個火塘)最豐富、磨製骨角器最多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學術意義十分重大,部分骨角器還發現有更新刃緣與修復的痕迹。出土的兩座墓葬,亦是貴州目前所發現的最早人類埋葬行為遺跡。張興龍還介紹稱,在其中一座孩童墓葬中,發現了一支磨製精細、與現代魚鈎類似的骨魚鈎,這代表招果洞古人類可能已掌握釣魚技巧。且骨魚鈎被作為陪葬品,應有其特殊含意。

有趣的是,考古學家基於遺址中出土的25種動物遺骨,推敲出一份古人類菜單,其中排名首位的即為鹿肉,具體還可細分為水鹿、梅花鹿、麂和獐,餘下肉源則來自牛、豬、虎、狼、熊、兔子、貓、獾、豪豬、竹鼠等,連田鼠也赫然在列。這令人不禁想起,台灣地區的前國民黨青年團執行長李正皓曾於2020年12月在政論節目上讕稱「大陸是沒有蛋白質、缺乏到要去吃田鼠」,結果遭大陸網友群嘲並奉上「田鼠哥」的綽號。而今招果洞遺址的考古成果,更清楚地證明即便在石器時代,貴州古人類也不需要只靠吃田鼠維生,可獵捕的動物性蛋白質實非常多元。

除了前述獸類之外,考古學家還發現包含「中華倒刺䰾」在內的大量魚骨,以及不少螺螄殼與蚌殼,顯現招果洞古人類的生活型態以漁獵為主。另外,考古學家還發現少量的稻穀、小米等農作物,以及酢漿草、藜屬、懸勾子屬、狗尾草屬、蓼科、禾本科、莎草科、豆科、朴樹果、獼猴桃、葡萄、核桃碎塊等植物遺存,以果實類佔大宗,這代表招果洞古人類彼時對植物性食物的獲取仍以採集為主,尚未徹底掌握種植技術。

通過這份「古人類菜單」,考古學家得知的信息遠遠不僅有招果洞古人類的飲食偏好,同時還能藉此還原當時的社會文化、如何利用與改造自然環境等等。且該遺址的文化堆積,在幾次重要的氣候事件節點發生明顯變化,土壤粒度、磁化率和化學元素也隨之出現較大變化,張興龍認為「這可能與12900至11600年前,氣候快速變冷的『新仙女木事件』有關」、「這對研究古人類生態適應性策略的演變,具有極高價值」。

張興龍指出,「距今四萬年左右,是現代人在雲貴高原出現的關鍵時間節點」,且招果洞遺址的序列連續完整且遺存豐富,故有助於建立黔中史前文化發展序列,還有了解低緯度高原喀斯特山區人類的適應性生存策略。貴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周必素還向央視《探索‧發現》節目指出,貴州的喀斯特地貌,在史前的環境與氣候條件下「似乎很適合人類的居住,所以貴州的史前洞穴遺址,在全國來說──我覺得應該可以這樣說,是最豐富的一個省份」。

至於下一步工作,貴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將繼續對招果洞遺址進行更深入的挖掘,同時還要提取兩具古人類遺骸的DNA與周邊人種對比,如此一來將更能明瞭招果洞乃至雲貴高原古人類的演化脈絡,以及其遷徙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