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繁花》重現改革開放的上海 一探傳統民居石庫門里弄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王家衛新作、改編自同名小説的劇集-《繁花》於日前發布最新預告片,由演員胡歌飾演主角阿寶。慢工出細活的王家衛,花了7年的時間慢慢打磨《繁花》,通過搭建實景、小道具如煙殼商標等細節,來營造並還原當時的上海氛圍。

《繁花》講述改革開放的上海,人人力爭上游,胡歌飾演的主角阿寶還成為「寶總」。(微博@hugehkfan格格)

一座城市的標誌性建築物、道路、景點等,除了會讓初來乍到的遊客建構出該座城市的印象外,對於生活在此的居民來説,還承載着個人、家族的生活記憶,累積下來就成為一座城市的歷史與文化。都市更新如何兼顧保存老建築與創新,就顯得非常重要。

上海有許多清末遺留下來的老建築,不過今日大眾熟悉的上海特色民居-「石庫門里弄」與知名「石庫門里弄」景點-新天地,皆是每個階段都市更新的成果,一步步將市容變成今日所見的樣貌。

上海特色民居-「石庫門里弄」

「石庫門里弄」的由來與1843年上海開阜有關。由於湧入大量的勞動人口,為解決居住問題,便搭建施工成本低廉、方便又快速的木板聯排房。但這類木板民宅有火災隱憂,便在原有的木板屋格局與木結構上加磚牆,這便是「石庫門里弄」。房屋外觀結合中式江南水鄉民居,與英國排屋住宅特色,呈現中西合璧的風格。

「石庫門里弄」承載很多老上海人的回憶。(維基百科)

「石庫門里弄」的佈局與先前的木板屋類似,十分緊湊,弄堂(街巷)狹小,不過所需的土地面積沒四合院多;雖然造價高於木板屋,但成本比西洋樓低。因有用地效率高的優點,始其建築從上海英租界延伸至整個上海,成為主要的住宅形式。

但隨着抗日戰爭爆發許多民眾湧入租界,不少石庫門住户選擇將住「宅隔間分租」,使居住密度大幅增加,可能一間房就住着好幾户人家,住房質量嚴重下降。1950年後,上海市政府有想改善民宅人口密度等問題,但在「統一建造、統一分配」的體制下,導致其進展有限,石庫門在內之舊式里弄、危棚簡屋的生活環境依然很差。

保留「石庫門里弄」外觀的上海新天地

改革開放後,1988年中國大陸開始實施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上海才進行了大規模的舊城改造。於2011年被撤銷、與原黃浦區合併、今已不存在的上海盧灣區,過去曾是最小的行政區。

盧灣區於1990年代初期對於區境的南北邊進行舊城改造,北部搖身變為高級商業區,南部則變為住宅區。顯得夾在中間、仍未改造的老舊地區格外不協調,便馬上着手改建濟南路以西、順昌路以北、自忠路219弄以東、興業路以南的太平橋地區,今日大眾熟悉的上海新天地即位在此。

上海盧灣區位置圖。(維基百科)

不過最初的太平橋地區改建計劃,並沒有保護「石庫門里弄」的想法,僅遵循《文物保護法》劃設保護範圍與建設控制地帶,原先打算保留一大會址其餘建築全都拆除,再改建成仿古建築商圈(類似豫園)。隨着上海市規劃局意識到,除了建築物本身外,街區歷史風貌也有保留的重要性,因此決定在改建過程中保留磚牆、門坊,並進行修復、改建工程。

今日漫步在新天地,像是置身在民初的上海,可以感受到租界時期的歷史感,與里弄氛圍。整個商圈的石庫門、弄堂口、清水磚皆是原樣保存。但只要走進建築內部,其裝潢又非常現代,完全改變了石庫門里弄原有的民宅性質。

新天地意外造就新的「石庫門里弄」,改建時對於建材的保存,於1990年代上海大批拆除的石庫門里弄中顯得一枝獨秀,雖然僅保護建築的「皮」,但也改善了上海的市容。

由於現代人偏愛的是更寬敞、舒適、獨立的住宅空間,就算完整保留「石庫門里弄」建築,人們也不願再回到過去,十幾個人共享廚房、洗手間、晾衣繩。隨着都市更新、舊城改建的過程中,很多因老建築構造而誕生鄰里關係、生活方式等「看不見」的文化,便隨着房屋拆除、人們生活習慣改變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