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考古挖出明代彩繪神像 一探秦始皇鑄造金人的緣由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日前陝西考古人員在陝西省榆林市毛烏素沙漠,發現罕見的明代長城營堡-清平堡遺址。該營堡距離明長城約10公里,是明代延綏地區36營堡之一,於嘉靖年間(1522-1566年)曾多次遭到攻擊,經過多次修補,直到清代時平定準噶爾(1688-1758年)後,該營堡才被廢棄。

陝西考古團隊在榆林市毛烏素沙漠,發現一座明代長城營堡遺址。(微博@陝西新媒體圈)

清平堡遺址南北長約600公尺、東西長約300公尺,呈長方形。由於在沙漠中,因於清代廢棄後建築皆被沙塵掩埋,所以營堡的佈局、文物等未受到太大的破壞,是陝北地區罕有、保存完好的明代長城營堡。考古人員還發現一座石碑,得知營堡內南側院落是一座名「為顯應宮」的城隍廟,該廟的屋頂已經坍塌,但牆壁保存完好。除了廟宇戲台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保存完整的彩繪泥塑造像,共30餘尊。

這些彩繪塑像的大小接近真人、身上的色彩依然鮮豔、造型生動,展現出極高的工藝水平。根據塑像外形,考古人員判斷應是城隍廟的城隍、判官、夜叉、小鬼,其中小鬼的外觀與傳統城隍廟常見的瘦骨嶙峋的樣子大不相同,反而是肌肉豐滿、孔武有力,研究人員推測應是長城地區特有的文化展現。

中國雕塑的歷史相當早,目前已知最早的雕塑是距今7,000多年前、位在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的裴李崗文化遺址,所出土的小型人頭陶像。普普通通的雕塑之所以會成為人們心靈的寄託、進而升格為神像受人祭拜,主要源自於古人那「萬物皆有靈」的觀念。

因此最初的神像造型千奇百怪,有模仿牛、馬等動物,或是自然界的現象如:日、月,或是山、石,之後更發展出人首獸身等混合形式的神像。不過具有類似今日神像的保護、守護精神的雕塑,最早可追溯秦代一位巨人-阮翁仲。他被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任命為司隸校尉(監察官),秦統一六國後被派去守臨洮(今甘肅省定西市岷縣)。

由於阮翁仲人高馬大,威震匈奴,因此告老還鄉後,秦始皇命人仿照阮翁仲的樣子,製作雕像。《淮南子.泛論訓》載秦代鑄金人,東漢士大夫高誘註釋説明:「傳説秦始皇初兼天下,有長人見於臨洮,其長五丈,足跡六尺。仿寫其形,鑄金人以象之,稱為『翁仲』」。

製作阮翁仲銅像的意義在希望能繼承其精神,使匈奴不敢再犯,從此這類安置於宮門外的造像通稱「翁仲」。隨着佛教從西域傳入,中國人在雕塑上受到佛像很深的影響,塑像的身材多圓潤飽滿且身披袈裟,動作多是坐姿,面容安詳,容易讓觀看的民眾心中產生祥和的感覺。由於雕塑的面容相較於過去,親切很多,因此使宗教的神秘感降低,容易流行於民間。

隨着人類工藝的進步、科技的提升,到明清時已經可以製作各式各樣豐富、生動的雕塑。加上人們又逐一細分各個神祇的專責、性格,有容貌慈祥,也有貌生威儀的面孔。關於這次陝西考古團隊發現的清平堡遺址,其本身除了能增進學者對於明代軍事防禦建築的瞭解外,城隍廟-顯應宮的發現,也有助於考古人員研究長城外圍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