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大學」稷下學宮遺址確定 位於山東淄博曾促百家爭鳴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尋找稷下學宮遺址」項目在歷經5年考古發掘後取得重大突破,專家周五(25日)正式確認,山東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小徐村西齊故城小城西門外建築基址群為有「中國最早的大學」之稱的稷下學宮遺址。

據史料記載,稷下學宮始建於公元前374年,因位於臨淄稷門附近而得名。其為世上首所由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學府,具有研究院、大學堂、施政諮詢等多種性質,存續達150餘年。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介紹,稷下學宮是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促使「百家爭鳴」局面形成,興盛時蘵雲集儒、道、法、農、名、兵等各家各派學者,孟子、荀子、申子等都曾在此講學思辨。

山東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小徐村西齊故城小城西門外建築基址群為有「中國最早的大學」之稱的稷下學宮遺址。(新浪網)

按照《齊地記》所載,稷下學宮位於齊故城小城西門外,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稷下學宮考古項目領隊董文斌介紹稱,這與考古隊發現的位置符合。同時,考古隊對發掘出的經硬化處理的土層進行碳十四測年,顯示為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90年,和文獻中稷下學宮始於齊桓公(田午)時期的記載時間吻合。

董文斌又稱,他們採用「排除法」解決疑問,從文獻、方位、考古發現等多方面看,可以判斷上述地址就是稷下學宮所在地。據介紹,該處東西約210米、南北長約190米,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目前已發掘2000平方米,共發現四排建築基址,規模與現代大學相似。

此外,考古人員還在遺址發現大量瓦片、地磚、齊大刀錢範、陶器等遺存。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孫波表示,料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全部考古發掘工作,專家今年將繼續對南門進行完整揭露,並尋找西牆垣和北牆垣,並發掘遺址內建築基址,進一步探明建築的具體用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