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英法聯軍劫掠而流失 7根石柱文物歷經百年回歸圓明園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流失海外百年的圓明園西洋樓石柱回歸故土,周五(13日)上午首次在圓明園遺址公園正覺寺的「最上樓」亮相。據了解,7根石柱歷經百年輾轉回國,是繼原位於西洋樓海晏堂的馬首銅像後,又一批回歸原屬地的圓明園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據新華社、央視新聞介紹,7件石柱文物原為圓明園建築構件,1860年因英法聯軍劫掠而流失,後為挪威卑爾根科德博物館及西挪威藝術博物館收藏。在海外收藏單位相向而行、釋放善意的有利契機下,各方密切合作,最終歷經10年後促成石柱回到原屬地。

石柱均為漢白玉材質,通高約80至92cm,立面有雕花造型,據推測來自西洋樓遺址區。其正面紋飾以西式番花、貝殼紋等西洋雕花為主,側面花瓶內花束則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蘭、荷花、菊花等中國傳統花卉為主,圭角卷雲紋、開窗的海棠線雕刻方式等亦與中國古建望柱、欄板相同,體現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內涵。

據悉,圓明園西洋樓建築以木質梁柱為基礎,通過用磚砌築內墻,外部包以漢白玉等石材的方法建造。其建築主體仿西方巴洛克風格建造,常在建築上設立石柱以作望柱或欄桿連接物,並具有裝飾的作用。兩側沒有雕花的石柱應為建築上的聯排裝飾物,兩側飾有花瓶或花紋的石柱則用於樓梯或樓層平台欄桿部分,花瓶的樣式則是配合欄桿形制雕刻而成。

國家文物局組織中國社會科學院、故宮博物院、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專家開展實物鑒定。專家一致認為7件漢白玉質地的文物工藝精湛,浮雕雕刻花卉、纏枝幾何紋飾,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因素。其質地、紋飾均可與現存圓明園西洋樓遺存的文物對照。該組文物保存較完整,略有風化痕跡,據工藝、紋飾和材質情況,可定為真品。至於流出中國的時間,專家認為該組文物原存於KODE博物館,其舊藏中有大批民國時期文物,原持有者當時曾長期於中國工作,故應為其在此時期獲得並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