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自療法】對抗無助解決焦慮 接受、靜觀抽離是另一出路

撰文:撐場來稿
出版:更新:

焦慮情緒就像一個沼澤,你愈努力想去勝過焦慮或恐懼,就愈被這個泥沼吸住,像一個被綑綁的人,愈是掙扎,繩結就會纏得愈緊。同樣地,愈叫自己不用緊張害怕,你的心卻可能跳得愈快。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更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要對付焦慮,不一定愈努力愈好,要視乎你的方法和態度是否正確。在這章你將會學到一種對焦慮很管用的方法,它可說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實踐方式,稱為「靜觀」(Mindfulness)。「靜觀」的源頭來自東方的哲學思想和實踐,近年廣泛地被西方心理學和心理治療所推廣和採用。雖然它與東方的冥想修行很有淵源,但它並不與任何宗教信仰有必然的衝突。在生活中實踐「靜觀」的態度,可以與前面所介紹的思維和行為自助法相輔相承,互補不足,令你更能應付自己的焦慮。

焦慮情緒就像一個沼澤,你愈努力想去勝過焦慮或恐懼,就愈被這個泥沼吸住,像一個被綑綁的人,愈是掙扎,繩結就會纏得愈緊。(《失戀日》劇照)

接受比對抗好

「靜觀」(Mindfulness)是一種怎樣的生活態度和方式呢?首先,它是一種接受和不判斷的心理狀態。負面情緒如焦慮等為何如此折磨人呢?只因我們對這些情緒自然地產生抗拒的心態,內心早認定任何痛苦和不愉快的情緒都是不好的,無論如何都應儘量避免,人生應是快樂平安才是最好。於是當遇到焦慮不安的情緒時,我們就會非常抗拒,亦很易被這些情緒牽動,形成惡性循環,負面情緒不斷增強。

在生活中實踐「靜觀」的態度,可以與前面所介紹的思維和行為自助法相輔相承,互補不足,令你更能應付自己的焦慮。(Simon Migaj/unsplash)

為免落入這個惡性循環,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學習接受人生的真相。人在一生之中難免會有高有低、有順有逆、有得時有不得時,痛苦和不幸無法完全避免。既然如此,為何我們不以平和豁達的心胸去面對和接受事實呢?接受代表你願意抱誠實開放的態度,以澄澈的目光去審視真相,而非只看到自己所想見到的。

為免落入這個惡性循環,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學習接受人生的真相。(Nazym Jumadilova/unsplash)

沒有百分百把握

「靜觀」的另一種態度就是接受人生的變幻無常,這也是生命中的事實。焦慮的人常犯的毛病,就是要求對環境有百分之一百的掌控,不能容忍任何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負面事情出現,所以焦慮的人往往會用極多的精力和時間去進行預防措施,以確保萬事都安全穩妥,例如在腦海中重複搜索任何可能出錯的地方,然後做足針對性預防,並不斷檢查有否做錯或遺漏。

這種想確保萬無一失的心態和行為,其實只會令你的生活變得惶恐和沉重,毫無樂趣可言,甚至令你神經兮兮,像繃緊的橡皮圈一樣。你所付出的代價其實遠超過這些行為所換來的好處。與其這樣,不如以坦然的心去接受有些意外是無法避免的,只要你盡了合理的努力去掌控環境,這就已經足夠。坦然地放手比緊緊捉住來得更輕鬆自在!

焦慮的人常犯的毛病,就是要求對環境有百分之一百的掌控,不能容忍任何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負面事情出現,所以焦慮的人往往會用極多的精力和時間去進行預防措施,以確保萬事都安全穩妥。(Cathryn Lavery/unsplash)

抽離不批判

人的煩惱往往源於要不斷追求自己的慾望和快樂,和極力想去逃避任何痛苦和不快的情況。我們的情緒時常為此被牽動,結果自添煩惱。

「靜觀」的態度就是學習用一種抽離、不批判好壞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經驗。能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你必須願意將「自我」暫時放下,即是將自己的喜惡慾念放在一旁,以冷靜平和的心去迎接所有的經驗,不分好壞。

如何可以做到這種抽離不判斷的境界呢?你可嘗試將「我」的經驗說成「你」的經驗,例如:

「我不能再忍受了」變成「你不能再忍受了」。

「我討厭自己」變成「你討厭自己」。

「我害怕得要命」變成「你害怕得要命」。

這樣對待自己的經驗,可為自己製造一個心理空間,將自己與自我的經驗分隔。抽離一點,就可以看得更全面、更清楚。

(《大力女都奉順》劇照)

為求達到抽離客觀的地步,你可以想像:

自己一個人坐在電影院內看電影。

電影中的主角正是自己,內容是自己的全部經驗,而你又是那位坐在觀眾席上的觀眾。

同時間你還可想像自己也是站在放映室內放映電影的控制員,正在放映電影和注意電影院內作為觀眾的你。

到此,你應該能夠比之前更能抽離自己的經驗,因你是從兩種角度去觀看自己的經驗。

假使你不會抽離的話,會很易將自己等同自己的感受,將自己與自己的焦慮或恐懼認同起來,以為自己是個「焦慮的人」。當你可以抽離時,你會發現其實你只是經歷了一些焦慮的感覺,僅此而已,實在沒有什麼值得害怕啊!

《焦慮自療》(突破出版社)

以上內容節錄自《焦慮自療》

作者:湯國鈞、江嘉偉、陳佩珊

出版社:突破出版社

內容提供:若水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離開焦慮沼澤」​】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