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堡變奏曲|從郎朗到電子遊戲:欣賞藝術的軟門檻與硬門檻

撰文:小島陸秀夫
出版:更新:

早前郎朗的《哥德堡變奏曲》引起很多討論,當中除了關係到其音樂造詣、也有他是否誤解德國文化的批評。但延伸下去,就會發現有一個更核心的問題,欣賞藝術作究竟需不需要門檻呢?有與無的差別又在哪?門檻又是指什麼?

延伸閱讀——TENET 天能|電影藝術不同的體驗方式 拼湊脈絡過程也包含在內?

對《哥德堡變奏曲》的批評,明白了多少?

關於郎朗《哥德堡變奏曲》的批評,詳見邵頌雄教授的《發了二十八年的「郎朗夢」》,文中以郎朗所奏版本與一些名樂手作的版本對比、配上專業的技術分析及一些背景,批評郎朗的《哥德堡變奏曲》水準低,「難登大雅之堂」、「藝術水平低劣、誤解德國文化」、更是「以其淺薄庸劣的識見,企圖在德國文明的殿堂展現話語權」。

另一邊丁瀚恒的《談 郎朗 —《哥德堡變奏曲》》,則可說是作了一些「平反」,丁瀚恒回想了與郎朗的視像訪談中的內容,解釋了為何當中有一些演奏上的決定,亦算給個機會郎朗「回應」一下批評,也展示了詮釋不同不代表差的意思:「或許,巴赫音樂之偉大,正在於這無盡的詮釋空間吧。」同時也把郎朗與大眾口味拉上關係:「郎朗的『人氣』決不出於偶然,其演奏與品味,某程度反映著主流文化的審美標準。按此切入分析,定能發掘出更為深刻的問題。」

郎朗《哥德堡變奏曲》(Deutsche Grammophon)

筆者沒有古典音樂背景,對巴赫的喜好也屬於家中有數張 CD 的程度,所以以上的批評和回應誰人有理,實在難以判斷,亦未敢多言。邵頌雄教授文章中那些非常技術性、專門的批評,其實圈外人很難理解,也難以有這層次的欣賞角度。

當然,這次的邵頌雄教授批評之所以會被洗版式轉載,就與郎朗個人的言行背景有關,但也能看到「欣賞藝術的門檻」。所謂門檻,是指限制的標準,例如一間學校的門檻高,代表難以進入該校就讀。在此,「欣賞藝術的門檻」不是指有些音樂會的票很貴,所以很多人聽不到那種「階級門檻」,而是指一種會否因為沒有一定知識、技術和能力,就會窒礙欣賞或體驗過程的「技術門檻」。

在此可以先把這種「技術門檻」分成兩種,一種是沒有一定知識、技術和能力,就會即時妨礙你繼續欣賞此藝術作品的「硬門檻」;以及沒有一定技術和能力,雖然你還可以體驗該藝術作品,但卻比有技術和能力的人「得到更少」的「軟門檻」。

不給你繼續體驗的硬門檻

「硬門檻」在世上還是很少的,畫作、音樂、電影、美食,這些藝術種類和形式都不會因為你沒有某些技術,就制止你繼續欣賞下去。你不懂畫畫,也不懂看畫,但你在欣賞畫作時,不會有守衛跳出來問你關於這畫作的問題,假如答錯就不讓你繼續看下去。

不過有一種藝術種類會這樣做,那就是電子遊戲。很多電子遊戲需要了打贏了「大佬 (boss)」,才可以進入下一關,也就是說假如你沒有一定的技術和能力去破關,電子遊戲就會制止你繼續體驗,結果你只能體驗現時這一關。

《隻狼:暗影雙死》宣傳圖片(FromSoftware)

舉個例子,《隻狼:暗影雙死》是2019年最佳遊戲,當中有引人入勝的故事、細膩的畫面,最後一關在蘆葦草原上與人搏鬥,更有以前日本劍戟片的氣氛。但這個遊戲也同時被認為是這十年中最難玩的遊戲,以致有將近一半人連第一關也未能通過,更枉論看到這個最終決戰的人。所以,外國才有評論指這種遊戲需要「簡單模式」:

「那些手不靈活的人,有問題的人,就未能欣賞到遊戲後期美麗的內容和畫面。」

+2

這種「硬門檻」的藝術畢竟不多,因為它從根本上限制了體驗者的數量。不過,這種體驗模式的差別,正好突顯了電子遊戲其「互動」本質的優勢,也使它成為現時發展得最快的藝術種類。

作為鑑賞而非欣賞的軟門檻

畫作、音樂、電影,就是一種會出現「軟門檻」的藝術類型。例如,《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是拉斐爾(Raphael)於文藝復興時候的一幅著名濕壁畫。一個不認識畫中人物的遊人去「看」此作品,也能讚賞畫功、用色,但這種程度的欣賞,就會很淺層,「浪費」了畫師的心血。

拉斐爾《雅典學院》(Wikimedia Commons)

假如明白透視法及構圖,就會知道此濕壁畫如同舞台一樣,由中心向兩邊伸展,中間二人為主角;假如對柏拉圖及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思想有所了解,就能明白他們為何一位指天,一位手伸前;畫中有五十多位哲學家、藝術家與科學家,假如對他們有所認識,就能明白此畫想對人類智慧流露的讚美之情。

結果,如果你什麼都不知道,其實你的體驗並不「完整」。之所以用引號引起「完整」二字,是因為藝術體驗或者沒有「100%」可言,每人也可以有新的了解。但就算如此,會否受一幅畫作、一首音樂所觸動,很明顯與人的知識有關,假如沒有這些知識,你的體驗就比別人少。

演奏《哥德堡變奏曲》的郎朗(微博@郎朗)

這次對郎朗的《哥德堡變奏曲》的批評,就是軟門檻的表現。對於音樂,大多數人也只是聽了後覺得「好聽」、「不好聽」,最多也是「太吵耳」、「有點煩」、「很傷感」這類評語。對於平凡人來說,這個程度就已經是「欣賞樂曲的最佳方式」。

但明顯對於專家來說,要真正的欣賞一首樂曲,還有其他細節和背景要知道,例如邵頌雄教授的批評中就包括了「個人化」與詮釋樂曲的維度,鋼琴技術會否花巧得只引一時注意而忽略意境,丁瀚恒也指郎朗有了解過裝飾音設計是否切合巴洛克音樂風格,等等沒有音樂知識與文化背景就完全不會理會的問題。

這種層次的欣賞,或者已能叫作鑑賞了。問題是我們日常生活對於各式各樣的藝術類型,都要有一定層次的了解,以使自己能跨越不同的軟門檻嗎?這肯定是不需要的。生活已經很累,而且學海無涯,難以什麼都懂。有時看一套電影,自己覺得好看就已經很足夠了。

【世界上有不少建於孤島上的著名建築,我們一齊看看這五個著名歐洲孤島建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