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設計師劉小康:本土設計要多元性、包容性和實驗性

撰文:麥婉婷
出版:更新:

一個職人,有一技之能,只專注他的技藝和知識,安守本份工作以營運自己的生活,甚至一盤生意,本已足夠。不過,當人已上岸,不與外界交流,變相不就是另一種的閉門造車?雖然那看法有點主觀成份,但業誠然還是需要人合力守。
最近,在平面設計界,便有一位從事設計30多年的設計及藝術界的劉小康,在香港文化博物館策劃了一場展覽《爭鳴年代》,是關於1970-1980年平面設計,而那正好比是人工作了數十年,也不自覺有種責任、使命感去讓行業生態繼續傳承的意識作。

劉小康珍藏了大量設計展的場刊,看盡香港設計演進。「當時的日本已留意到香港平面設計界。」(麥婉婷攝)

是次《爭鳴年代》展覽是由劉小康主動向香港文化博物館提出,內容來自一個關於1970至80年代香港平面設計歷史的研究報告,出於看到近年「本土」一詞不斷被使用、被提及和被推崇所謂的「本土」文化。

「在現今香港各界和設計界或許是時候要回顧一下香港本地創意文化是由甚麼年代、甚麼事情、甚麼人建構出來,年輕一輩對以上所說的未必熟悉,但昔日那股多元性、包容性和實驗性的創作文化已經潛移默化,影響一代又一代的設計人。」
劉小康
劉小康(Freeman Lau),香港設計師暨當代藝術家。(麥婉婷攝 )

劉小康認為香港的設計教育有一個很難教的地方,就是本地的設計歷史,「根本沒有書籍完整記載,現在的設計老師很年青,或是從外國回來,他們也不了解本地的設計歷史。」他進一步指出設計歷史對本土設計的重要性,「理解香港創意文化是怎樣發展出來是很重要,這樣才不用跟着別人尾巴走。」他向記者推介推70年代的《文學與美術》雜誌,「廣泛介紹美術與文學,有很多傳統美學、設計入門知識,很難得有本雜誌專門說那些事,可惜只出了兩年。」

劉小康高度推介《文學與美術》雜誌,可惜只出了兩年做便停刊了(麥婉婷攝 )

從設計掘起到本土意識綻放

劉小康表示早在60年代,香港設計已經萌芽,如工業總會提倡設計,到了在1968年還創立Design Council,及後1972年Design Council幫忙成立設計師協會,回頭一數,也有40多年歷史,是本地設計的重要里程碑。

70年代的電影業,仍十分注重平面設計,不論是字型、圖片、插圖,也經專人處理。(圖:網上圖片)

「70年代,我還是個中學生,看到設計和創意行業的蓬勃氣氛,同時也看到設計的開放,深受大眾注視,加剿當時政府舉辦比賽,很多人都鼓勵設計。每個星期有很多活動,不論藝壇、設計、出版都很熱鬧。」他說那時很多事情發生,電影圈暢旺,廣東歌興起,「自《72家房客》上映後,大家更意識到粵語片有得做,開始有許冠文、新藝城出現。而且那時香港的政治很穩定,經濟、福利措施發展也很好,加上中文運動,中文合化法(從前的官方語言是英文),變相有很多因素令香港人開始關注『本土』,創意的人是做什麼。」

他說那個年代有很多不同的創意人匯聚一堂,「像外國回來的石漢瑞(Henry Steiner),也有本土訓練出來的靳叔(靳埭强)、陳幼堅等,那時很有趣,經濟好,發展機又多,所以見到的情況是很正面,很開心,以藝壇來說,就有水墨和新水墨運動兩批人,這正正是香港特色——誇界、包容和多元性。」

誇界、包容和多元性​

「說香港風格?其實很難。」
劉小康
「本土」真是今期流行,有劇場便探討「本土」的風格,「透過與香港的景觀:景物、景色、顏色,引發相關的事物,來剖析香港本土文化面貌,描繪出香港本身的光環(Aura)。」(7A班劇劇組)

「那時就算講中西文化融合的設計,各有各的手法去做,變得很多元。因為靳叔是畫家,切入點不一樣;Henry(石漢瑞)是西方眼光看中國文化元素的外國人;陳幼堅則以商業角度切入。」劉小康說他們各有主張,而不是單單一個風格。「那時還有從海外回來。像榮念曾,當時劇場專才不多,變相他都是借人來合作,形成出很多跨界舉動。如翁維全,借在美國完成攝影課程,回來又是什麼事也可以做,設計人才不夠,他便做設計。」

《爭鳴年代》展覽是關於1970至80年代香港平面設計歷史(香港文化博物館)

所以,本土設計素來形象不定,不只是一個風格派系,而是多元的。「例如平面設計曾跟中國水墨關係密切,上一代的平面設計師很多也是畫水墨畫,既有將水墨元素融入設計,也有將設計放入水墨,形成一種新的風格。」劉小康說可惜的是80年代後,香港已經沒有很強的主張,「與70年代中後期,由一班設計師共同主張有民族、中國特色的現代設計,走出了一堆氛圍截然不同的作品來。現在,究竟香港是什麼?這已沒有人討論。在不太清楚香港是什麼時,便沒有依據去尋求一種風格。」

就如《爭鳴年代》,如果能發展成一種視野,並能界定香港在兩岸三地有什麼作用,或香港有什麼不一樣?可以怎樣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

這樣就有所謂的香港風格。

在未有前例,大家的開放精神很活躍,不過這也要看設計師的堅持。
劉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