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盜版一代視公法為無物 故誕生賈淺淺「屎尿體」文學?|王璞

撰文:王璞
出版:更新:

那天和幾位朋友談起兒女,一位兒子是九零後的朋友抱怨他孩子特別反叛,座中另一朋友便道:「當然啦,他們是盜版一代。行為方式自然是盜版式的。我兒子是七零後,打口一代,行為方式就是打口式的。」
文:王璞|原題:打口一代

圖片來源:Unsplash

座中那位香港朋友,聽了我們的話一臉茫然。當然啦,香港人對「打口」一詞聞所未聞,那是中國大陸八九十年代的專有名詞,与許多大陸的時代性專有名詞一樣,對境外人士來說,需要注解。

八十年代是大陸改革開放早期,很多方面只是表面開放,暗地其實管控甚嚴,尤其是在文化方面。那時大家聽音樂看電影還是用影碟,海關會把有傳播資本主義文化之嫌的進口碟片攔截,在邊上打個口, 以為這就讓它們變成廢品,沒法看了。

誰知音像商人們道高一丈, 他們把這些打口碟收撿起來,照樣出售。碟片被打了口,一輯歌沒了一兩首, 一部影片時有斷片現象,故事變得斷斷續續。可是對於如饑似渴向往西方文化的民眾,缺失好過沒有,斷續好過空白。再說了,現代派不是講究「殘缺美」嗎?打口影碟歪打正著。

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

意大利導演費里尼回憶錄里有個片段,說是他童年時代正值二戰後,大家飯都吃不飽,自然買不起電影票,影迷的他,只能伺機溜進電影院蹭電影看。這當然別指望看全場,有時是中途溜進去,有時看到一半就被趕出來。所以他不是看不到開頭就是看不到結尾,中途也躲躲閃閃的怕被人家發現。故事情節在他眼里總是支離破碎。所以他後來的導演風格以朦朧模糊、怪誔晦澀著稱。評論家們以為他有意搞怪,他卻自以為現實得很。

崛起於八十年代初的中國先鋒派小說何嘗不是如此。先鋒小說的代表作家大都出生於五六十年代,成長於七八十年代,正是所謂的打口一代。他們聽到的音樂看到的電影多是打口貨:斷續的情節,沒頭沒尾的故事,說了一半或從一半開始的對話。

先鋒派代表余華。(Youtube圖片)

從這樣的範本里學習寫作,寫出的作品自然支離破碎,欲說還休。誰知這卻驚艷了一幫同屬「打口一代」的青年評論家,他們從譯介得也有「打口」之嫌的西方現代文論里一知半解了些超現實主義、後現代之類,便強作這些小說的解人,說這就是「經驗的片斷性和現實的不可知性」、「斬斷能指和所指關係」的敘事手法,「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空間」,奔走相告,說是中國先鋒派小說於焉誕生。

九十年代以後有了U盤和互聯网,影碟成了歷史,打口也成了歷史。但有國際版權法的規限,於是就有了視常理和公法為無物的盗版一代。

我曾好奇:如果說打口一代孕育了中國先鋒派小說,那麼盜版一代在文學上會有甚麼建樹呢?這幾天,當我在內地互聯網上看到有關「屎尿體」的言論,有所感悟。哦,前有「僵屍體」,今有「屎尿體」,下一波將來襲的怕是「狗屁體」吧?魯迅真的是太偉大了,一百年前就借九斤老太之口發出了「一代不如一代」的預言。

(獲作者授權轉載自Facebook帖文。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王璞其他文章:重讀《舞台生活四十年》 細味梅蘭芳齊白石的一段忘年友誼

【王璞其他文章:俄羅斯巨著《戰鬥民族養成記》 有普京入侵烏克蘭的原因?

作者簡介:王璞生於香港,長於內地。上海華東師大文學博土。一九八零年開始寫作。一九八九年定居香港。先後作過報社編輯和大學教師。二零零五年辭去大學教職,專事寫作。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女人的故事》、《雨又悄悄》、《知更鳥》、《送父親回故鄉》;散文集:《呢喃細語》、《整理抽屜》、《別人的窗口》、《香港女人》、《圖書館怪獸》、《小屋大夢》;長篇傳記:《項美麗在上海》;文學評論:《一個孤獨的講故事人—徐訐小說研究》、《我看文學》、《散文十二講》(此書內地版改名為《作文十二講》、 《小說寫作十二講》、教學參考書《現代傳媒寫作教程》等。長篇小說《補充記憶》獲天地圖書第一屆長篇小說獎季軍,長編小說《么舅傳奇》獲天地圖書第二屆長篇小說獎冠軍、第六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