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幀幀舊照如同跨越年代時光機 展現昔日「香港現場」|尋書筆錄

撰文:葉秋弦
出版:更新:

當勘探城市風景成為了日常,小小一處香港我們能發掘多少有趣的事物?近年非常熱門的社交平台群組,各人閒暇時張貼一幀幀舊照,曬出記憶中的當年。那些個人與時代緊密交織的年代,生活艱苦,但一景一物都顯得彌足珍貴。如果記憶的主體放置在城市,又如何去關懷、體察、甚至保留不屬於自己年代的記憶呢?本港著名收藏家許日彤先生,自幼熱愛鑽研歷史,多年來默默充當舊照收集者,而他出版的《香港照舊》(2014)、《香港照舊II:飄搖年代留印》(2018)、《九龍照舊》(2016),恍如一部部跨越年代的時光機,帶我們回到不同年代的「香港現場」。

文:葉秋弦|原題:不同年代的「香港現場」

粗曠與優雅並存的年代風貌

手上這本出版於2022年的《九龍照舊》(增訂版),全書以地理粗略劃分成:尖沙咀/佐敦、油麻地、旺角/太子、東九龍、西九龍,其收錄的照片最早是一九〇〇年代,那時候,尖沙咀還是一個花洋分隔之地,怪不得照片中的景色與歐洲城市無異——「當年這裡為特定的洋人住宅區,華人不得居住。遠方小山丘為當年稱為皇囿的京士柏一帶。」(頁26)亮麗的歐陸建築、街邊人力車夫都凸顯出時代的某種粗曠感,當年牛車為潔淨局專用的交通工具,負責洗街的人騎著牛車在灑水洗街,背後即是一列整齊的洋房。深層一點來思考,一張照片背後可能反映出種族位階、城市中主客的權力關係,如果單純閱讀舊照風貌,又會隱隱看見尖沙咀一區的發展痕跡——你能想像二十年代的尖沙咀是這番模樣嗎?

一九〇〇年的尖沙咀(相片由中華書局提供)
一九二〇年的牛車(相片由中華書局提供)

隨戰事起伏的歲月

歷史軸線隨不同年代起伏,更多動盪歲月印在這座城市的背後。過去令香港陷入為時最久的戰火歲月,必然要數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佔領時期的三年零八個月。在《香港照舊II》的頁31,一幀跨版相片映出了暴風雨前夕的安寧。時值一九四一年一月,距離戰爭爆發仍有七個月,海面上仍未見有任何戰艦進駐。在一九四五年,當時仍屬英殖政府的香港,在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立即在街上舉辦勝利遊行,背後用意也在宣示其所擁有的管轄權。《九龍照舊》中收藏了一幀攝於彌敦道與中間道交界(一九四五年九月)的照片,街上一列列整齊英軍步操而沿途擊鼓奏樂,不少市民則在旁好奇地觀看如此不尋常的街頭風景。另一幀照片拍攝於同期,香港光復後日軍被押解至臨時集中營,每人身背一個包袱,拖著沉重的腳步前行。附在照片旁的文字這樣解說:「從照片可見,日本降軍像俗語所說的『執包袱』,各人均垂頭喪氣,背負家當,甚至拖著喪家之犬,與當日入城時趾高氣揚的態度有雲泥之別。」(頁25)作者在自序中所言,《香港照舊II》以主題劃分,期望從多角度看香港百多年來的變化和發展,這是作者的成書目的。如是者,他將多年收藏的舊照經年代排列、攤開,並輔以文字說明,袒露自己對香江的感情與感慨。另一方面,也延續成長期間從父親口中聽到的歷史故事,包括二戰剛結束後的香港實況,這部分藏品也勾連起父親詳述日本侵華的記憶。

一九四一年由醫院道附近東望上環至港島東(相片由中華書局提供)

影像與記憶交織

事實上,閱讀同一批舊照可勾連起人的不同記憶。我閱讀此書時,發現閱讀照片所帶來的豐富體驗不亞於文字,也有其耐人尋味之處。影像與記憶互相交織、影像,隨意翻開《香港照舊II》,竟瞥見一九三〇年代的筲箕灣避風塘舊照。我對這一帶的興趣不淺,閒時喜歡在東區一帶遛達散步,這裡的街道、街名保留許多發展的痕跡,對北角、鰂魚涌、太古、筲箕灣一帶的變遷尤感興趣。從前的筲箕灣是一處偏遠又寧靜的漁港,人口不多,只容納了在太古洋行旗下的糖廠、船塢工作的員工,有如一個太古王國。其時,為了滿足日常所需,這裡建成了學校、公園、水塘,甚至供洋人上山的纜車、夏天避暑的療養院等。從照片可見,當時員工宿舍臨海,一整排井然有序的建築物,那就是太古、西灣河一帶的前身。以舊照比對今天的記憶,對歷史的想像邊界又拓闊一層。

結語

一座城市的發展與變遷,其中經歷了高低起伏的歲月,時至今天,我們仍踏在這片土地、熱愛這裡的歷史(當然,人人可有不同的角度切入歷史)。歷史的微妙、詮釋,在於你如何發掘出來。今天我在舊照片中察看到至今仍屹立不倒的建築(如建於1952年的瑪利諾修院學校),也見到已於1958年停業並已拆卸的平安戲院,一幕幕不屬於自己年代的歷史浮現眼前,它們在腦海駐足、著陸,建構了我知識體系中的另一份獨特的、具年代感的香港記憶。

——

|延伸閱讀

書名:《香港照舊》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

書名:《香港照舊II:飄搖年代留印》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年7月

書名:《九龍照舊》(增訂版)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年6月

作者簡介|葉秋弦,喜愛編書和創作,希望生活是文學。著有散文集《綠皮火車》(2021)。

(圖片由作者提供,題目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