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rn Bombing毛線塗鴉的興起 城市編織為冰冷物件帶來溫暖與活力

撰文:何國龍
出版:更新:

【寒冷天氣/ 聖誕節】近日氣溫驟降,令人急急忙忙地將毛衣從衣櫥拿出來,而國際間有一班藝術家,在自己禦寒的同時亦不忘為城市保暖,在一些公共空間為街頭上的欄杆、水管等設施添上毛衣,這個行為名為「Yarn Bombing」/「Guerrilla Knitting」,可以定義為塗鴉或街頭藝術的一種,在香港近年也不難見到,今回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城市編織是如何開始的,又是如何傳播世界。

Yarn Bombing的源起相信是始於2005年,在美國侯斯頓有一位女士在她的門把上用毛線織出「編織」(knitting)的字樣時,第一件Yarn Bombing作品就此誕生。這位女士名為Magda Sayeg,被認為是Yarn Bombing之母,可是當時她並沒有覺得這個小小的行為會引起注意,甚至成為日後的一種新興的藝術運動,怎料人們見到之後卻積極的響應起來,Sayeg也開始專注於這項藝術創作。

Magda Sayeg的作品(www.magdasayeg.com)

本來Sayeg在當地開設精品店,編織是她自小以來的興趣,最初她正如很多少女一樣,人生中首件編織作品便是為男友而織的圍巾。直至今天Sayeg已經成為了一位國際著名的藝術家,於2005年創立了「Knitta」,為由水泥鋼筋構成硬梆梆又冰冷的現代城市中帶來一絲溫暖與色彩。標誌性的作品有她的「Balls」系列、引人注目針織有蓋巴士等,多年來曾與多個品牌合作如Commes Des Garcon、CR Fashionbook、Absolut Vodka、Insight 51等,並且參與世界各地的大小藝術展覽。

Yarn Bombing能夠傳播地世界地,可見得這溫暖手藝的魔力非凡,Sayeg指出,當柔軟的手工材料覆蓋上一件非生物體時會產生一種改變,並不會阻擬物件繼續它的功能及身份,但卻令其變得栩栩如生充滿活力,將眼前平凡的物件打造成為一件雕塑,甚至有重新定義這個空間的可能性。縱使非常了解毛線這種物料的局限性,但Sayeg仍然繼續挑戰它,讓世界變得非傳統和更為有趣。

除了Magda Sayeg之外,世界各地還有很多進行Yarn Bombing創作的藝術家,例如來自洛杉磯的London Kaye,她曾於紐約一個月內每天創作一件新的作品而廣為人知。她將鐵絲網變成畫布,用毛線畫出一幅幅童趣作品,為街頭的樹木添上新衣,讓路邊水管流出繽紛色彩等,現時Kaye不時會與不同品牌合作。

+2
+3

Yarn Bombing廣泛流傳的原因,其中一個是較易受到城市中的居民接受,因為毛線很容易被移開且不破壞本身的物件,更有著重新定義及美化本來不被重視的空間的功能,令人們可以多點留意身邊的事物。由於傳統上塗鴉較多為男性藝術家所創作,而Yarn Bombing毛線塗鴉這項技藝比較多是女性擅長的,所以慢慢又與盛行的女權運動結合起來。

在香港亦不難找到Yarn Bombing的作品,當中不得不提相信是本地首位「Yarn Bomber」的Esther Poon。Esther本來是一位資深的健身教練,卻有著約30年的針織經驗,作品遍布香港各地,最常見到會在樹木、欄杆、扶手、消防栓、電話亭等包裹上她的作品,為城市景觀帶來更多活力與色彩。此外,自去年起在荔枝角D2 Place附近亦展出本地製作的針織動物公仔附在欄杆之上,是由本地針織匠人LYH手作及針織品牌hoopla所製作,如果想親身欣賞Yarn Bombing作品亦相當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