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介|大豆無處不在?新書《一豆一世界》解構大豆不為人知的隱秘

撰文:何國龍
出版:更新:

「豆」予人的印象是微小、平凡,但原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大豆,對於世界的影響力非常巨大。上月出版一本由香港土生土長的科學家林漢明教授所著的新書《一豆一世界——從大豆歷史、食品文化到現代經濟科研》中,解構了有關大豆很多不為人知的隱秘。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資料顯示,平常人每周會消耗一公斤以上的大豆。(圖片來源:Unsplash)

大豆起源自中國,有著數千年的人工種植歷史,最早被記載於《神農書》中的《八穀生長篇》:「大豆生於槐。出於淚石雲山谷中,九十日華,六十日熟,凡一百五十日成。」——說明了大豆的生長情況。大豆除了作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原來於工業用途亦非常廣泛,加工出來的成份可以用於製造塑膠、人造纖維、火藥等的原料,提煉出來的豆油亦是潤滑油、橡膠、防腐劑等的原材料,另外可用於醫藥業、食品工業等多達500種用途,有可能我們走進超市內見到的種種產品都涉及大豆。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資料顯示,平常人每周會消耗一公斤以上的大豆。

有沒有想過,我們走進超市內見到的種種產品都可能涉及大豆(圖片來源:Unsplash)

《一豆一世界》書中的序言指出:「對於很多人來說,大豆這廉價農產品很平凡,甚至習以為常得險些忘記了它的存在和價值。但隨著近年世界格局的改變,糧食危機的呈現和對可持續農業的挑戰,大豆這種國際商品的供求,又再引起大眾的關注。」雖然大豆源於中國,一直到上世紀中期之前中國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地。直到70年代美國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國,5年之後巴西亦超越了中國成為第二名,連同阿根廷和巴拉圭這4個美洲國家佔據了全球9成以上的大豆出口。相反地,中國的大豆消耗量有增無減,是為全球最大進口國,當中有8成多是靠進口的,慢慢形成了「大豆危機」並影響著國際間的經濟博弈。書中亦有指出:「有南美國家為了種植大豆以賺取可觀的收入不惜砍伐原始森林」,大豆的生產在過去半世紀增加了十多倍,對於環境影響極為龐大。

枝豆和毛豆其實是菜用鮮食大豆的不同名稱(圖片來源:Unsplash)

由於大豆擁有豐富的蛋白質,比起相同重量的肉類高出2倍,是人們、特別是素食者日常吸收蛋白質最好的來源之一,常見的豆漿、豆腐,以至是加工食品如醬油、納豆等,全是由大豆製成,原來連備受歡迎的小食,日本的枝豆和中國的毛豆都是大豆,雖然外表看起來與平日見到的黃豆有所不同,書中指出:「枝豆和毛豆其實是菜用鮮食大豆的不同名稱,在豆莢仍然是綠色和柔軟、種子飽滿翠綠但還未完全成熟和脫水時便收成。」生大豆還有醫藥效用,《神農本草經》記載:「生大豆,塗癰腫,煮汁飲,殺鬼毒,止痛。」不過對於當中所指的是未煮熱還是未成熱的大豆則有待考究。

圖片來源:Unsplash

至於另一種最常見的大豆製品豆腐,據聞是西漢時期的淮南王劉安於煉製長生不老丹時意外發明的,書中解釋了豆腐的製作過程:「通過點滷過程後凝固沉澱的大豆蛋白,用不同方法去凝固和壓榨,會產生不同效果,製造出不同種類的豆腐。」於不同地方有各自的豆腐製法,中國南方會用石膏來凝固大豆蛋白,所製成的豆腐含有較高的鈣質。北方則用鹽滷來進行點滷,日本的鹽滷會以蒸發海水獲得甚至直接用海水。此外,豆腐也有很多變化種類,例如豆漿蛋白剛凝固後未經壓榨的產品是豆腐花,壓榨去水後成為豆腐。如果是含水量較多的,就是質地柔軟的軟豆腐及日本的絹豆腐。相反,含水量少的則是質地較硬的是硬豆腐以及日本的木綿豆腐。完全脫水的話則會變成豆腐乾,熱門火鍋配料豆腐泡是經油炸的豆腐,很好吸收湯汁的蜂巢豆腐是將硬豆腐冷凍後再解凍而成的,還有腐皮則是煮熱豆漿時表面所形成的第一層大豆蛋白質,將此層薄膜晾乾,如果是第一層之後的薄膜加以晾乾則成為腐竹/枝竹。

《一豆一世界——從大豆歷史、食品文化到現代經濟科研》

《一豆一世界》一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關於大豆的冷知識和小故事,當中涵蓋個人的飲食健康以至是宏觀的國際局勢。作者林漢明教授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卓敏生命科學教授,兼任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多年來發表科學論文逾200篇,從事大豆研究超過25年並引領大豆創新研究,包括首度利用基因組及遺傳學技術獲得大豆耐鹽主效基因,其後與甘肅省合作夥伴成功育成三種獲審定的耐逆大豆,並且無償交予當地農民種植。其團隊於上月更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支援下,將其研發的耐鹽耐旱隴黃大豆種子帶上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升空,目的是進行航天實驗觀察在太空環境的生長變化。

《一豆一世界——從大豆歷史、食品文化到現代經濟科研》

作日:林漢明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年5月

ISBN:9789620452666

港幤定價:$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