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生方死》解開殯儀業背後迷思 疫情如何衝擊殯儀業?|開卷樂

撰文:開卷樂
出版:更新:

《莊子.齊物論》云︰「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與死是人類以至所有生物的必經階段。《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的三名作者——遺體運輸公司創辦人梁偉強、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高級講師劉銳業、註冊社工馬淑茵——為讀者解開殯儀業背後的迷思,消弭禁忌,亦希望讓大家思考死亡與生存的意義。
文:香港電台開卷樂|原題:《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 珍惜眼前人

荔采閣凶宅樓層日間仍算光猛。(陳自穎攝)

凶宅處理的低調

人生這趟旅程變幻難料,禍福難測,並不是所有人也能「幸福地離開」。梁偉強處理過不少非自然死亡的凶宅現場,他認為凶宅處理人員不是普通人能夠勝任,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大於一切,現場通常發出惡臭,尤其在炎夏或一段時間後才發現的屍體,味道更為難受。而傳統華人對死亡比較忌諱,在清潔凶宅前有不少細項需要注意。當發生非自然死亡事件時,凶宅業主或親人未必願意公開事件和死者死因,故工作人員處理凶宅時需時刻保持低調,以不打擾其他住戶為先,運送遺體亦不用靈車而用一般運輸貨車。書中亦詳細介紹了他們所攜帶的工具,例如他們會放置強力吹風機,將難聞的氣味抽出室外,吹風機高速運轉可避免氣味擴散至附近鄰居,再利用冷水高壓清洗機以高壓水槍清洗牆壁和地板。如現場曾遇火災,便會用泡沫清潔劑迅速溶解污跡。由於非頂層地板大部份沒有防水層,為防使用高壓清洗機時積水滲漏至樓下樓層,處理人員更會帶同吸水機以作處理。

《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書封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鄭政恆、黃怡、馮傑主持,逢週六晚上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九龍殯儀館在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期間面臨巨大的人手壓力。(九龍殯儀館提供)

後疫情時期的香港殯儀業

一場新冠疫情無情地奪去不少人的性命,書中亦提及疫情如何衝擊殯儀業。在疫症大流行的時期,因感染病毒而死亡的遺體須加護處理及存放,令處理屍體的工作變得繁重。疫情導致航空班次大減、水陸運輸中斷,棺木供不應求,整個行業的物流鏈斷裂,遺體在冷凍貨櫃堆放,「義莊」更是全滿,就連停運的紅磡殮房亦要暫時運作。甚至有遺體存放在殮房差不多一年的時間,仍未能運離香港安葬。梁偉強指,直至今日,在疫情時期積壓的遺體仍未處理完畢。疫情善後工作的滯延,突顯香港殯儀業人手不足,梁偉強直言現時殯儀業主要的入行渠道是靠人事關係,制度上仍未有認可資歷架構,而且業內對未來發展的意見不一,制度因而難以發展。

殮房是充滿生離死別的地方。(資料圖片)

生死有命

人類對死亡有本能上的恐懼,華人世界對死亡更諸多禁忌,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古人避談死亡的傳統,為死亡增添了詭秘、迷信和想像。然而現代人對死亡的忌諱逐漸減少,當通過閱讀,破除無知與恐懼後,我們更能思索死亡與生存背後的意義。《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最後一章中,註冊社工馬淑茵分享了六個〈臨終小故事〉,有白頭人送黑頭人,也有「放手」讓病人善終的愛。這些故事讓讀者感受到死亡是人生必經的階段,也思考如何正面地面對這個人生的重大課題。姑勿論有沒有死後的世界,殯葬和儀式也能讓親友表達對死者的思念,紓解喪失最愛的痛。「珍惜眼前人」,似是老生常談,但真正能做到,又有幾人?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開卷樂其他文章:進入神秘奇異殯儀業世界 「空運遺體」有什麼門道?

【開卷樂其他文章:西方油畫中猶見水墨形態 被稱中國近代畫家例外的丁衍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