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感大自然充滿危機而避開 研究指幼童多接觸能減少行為問題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說到大自然,大家都會想到放鬆身心、舒展筋骨等益。最近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和研究夥伴奧克蘭大學數理分析及研究部合作、研發了全球首份有效量度兒童與大自然接觸度的工具問卷,訪問493個育有2至5歲兒童的家庭後,發現若小孩與大自然愈親密,情緒、行為問題會相對較少,願意對大自然負上責任的小孩亦較少出現與同伴相處的人際問題。

調查問卷不只計算小孩走進大自然的「次數」,更著重其「投入度」。(Getty images)

問卷分為四個範疇,包括他們享受大自然的程度、對大自然的同理心、對大自然的責任心以及對大自然事物的留意度,例如「我的小孩喜歡聆聽大自然中不同的聲音」、「小孩享受收集石頭和樹葉、觸摸動物和植物」、「當野生動物受傷、植物枯萎時,小孩會傷心」、「小孩相信拾起地上的垃圾能幫助大自己」、「小孩感受到室內與室外的分別」等等,從中反映小孩與大自然的關係。

問卷同時查詢小孩的身、心理情況,包括情緒症狀(如擔憂、恐懼)、行為問題(如脾氣、說謊、盜竊)、多動情況、同行情況(如孤立、欺凌)和親社會行為(如分享、樂於助人)等等。

綜合及比較所有數據後,研究團隊發現小孩跟大自然的親密度,與情緒問題、抑鬱、過度活躍和行為問題的情況會出成反比。相反,願意對大自然負上責任的小孩,則較少出現與同伴相處的人際問題。

家長對待大自然的態度也會影響小孩。(Getty inages)

研究發現家長多躲避大自然

雖然香港高樓大廈林立,但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Tanja Sobko博士指出,90%的家庭在家居400米内都有綠園,接近世衛的目標(家居的300米範圍内要有綠化的環境,供孩童舒展身心),但家長們卻鮮有善用這些資源設施,甚至刻意迴避:「很多家長躲避大自然,這源於錯誤的觀念,認爲自然界不衛生及充滿危機,他們的下一代亦難免感染這種思想。我們也常常見到公園或綠化區裏「遠離草地」「不許踐踏草地」等的標誌,讓人不想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