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帶領孩子進行與情感相連的觀察│Canace@ArtsEdge

撰文:藝術樂園
出版:更新:

我們一般說起藝術,大多會觀賞藝術,但我們去看藝術品並不代表我們懂得藝術,就像達文西憧憬飛行,他不只是想像一個飛行儀器,而是向自然學習,剖析羽毛的結構和鳥類的肌理,才繪製出一系列具想像力的手稿。因此,生活中我們可以學習的實在太廣泛,近至身邊的一張椅子,抽象至空氣中帶有怎樣的味道,觀察並非技術性的學習,而是一種生活感受。
(所有圖片由作者提供)
【編按:作者為藝術家Canace】

我們常要孩子觀察、去尋根,但觀察並不只是用眼睛去看,更要靜觀。靜觀是指有意識地 (Purposefully) 以一個不加批評 (Non-judgmental) 的心,把注意力 (Attention) 帶回到此時當下 (Present Moment) 的自己,覺察自身 (Self-awareness) 的思想、情緒和身體反應,如實地接納自己「當下」的所有反應。只有一步步拆解與學習主題相關的各種形態和感受,我們才算得上真正的觀察,學習到的不單止是對主題本質上的認知,更可以連結自我與環境的關係。

提起靜觀訓練,可能家長都會聯想起打坐與禪修,又不是想修行成佛,為何要修習靜觀,並用於教養之中?

靜觀有助建立創新思維

靜觀是始終以開放的視野和好奇心來覺察現狀和自己,最終達到對自我意識的掌控和內心深處的平靜。大部份靜觀訓練都用於穩定情緒的部份,然而靜觀對創新思維都有相當正面的影響。這個練習過程包括將注意力和好奇心引導到當前的現實中並且與其協調,而不是空泛的想像,是一個在完全清醒的狀態下,有意識且不受打擾的心性鍛練過程。其中針對注意力的訓練,是將自我意識集中到當前的狀況中,而不是沉迷於過去或空想未來。

以靜觀培養創作力並非難事,道理有如達文西以解剖鳥兒結構去研究飛行器一樣,只是我們並非以科學性的手法去批判,而是引導孩子以心性去解剖環境的結構。

帶領孩子進行與情感相連的觀察

透過靜觀,孩子可以學習把身心帶回當下,例如當孩子對植物的生長產生好奇心,我們大可以先不用google去搜索有關植物的知識,我們可以與孩子到花圃中觀察,感受置身植物間的身體感覺、情緒和想法微細的起伏變化;學習平靜如實地觀察此時此刻,再回到植物的結構上,反思植物有哪些特質令我們會嗅到氣味?哪個部份釋出氧氣令我們心情愉悅?這樣與情感相連的觀察比起看百科全書而背到植物莖葉分佈的知識更具深層意義。

靜觀練習可分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有身體掃描、靜觀伸展、靜坐及靜觀步行等。如身體掃描可覺察自己的身體感覺和肌肉;靜觀步行則是訓練自己專注在走路時對身體的覺知上,覺察身邊不同的聲音,覺察到人們步行的節奏。當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其實在任何時候也能進行靜觀練習的。

靜觀可無時無刻地進行

對初學者而言,靜觀宜在較安靜的場所進行,不過靜觀其實有許多不同的練習辦法,用在創造力和觀察力的練習,只要在一個小朋友感到安全的空間進行就可以,靜觀可以無時無刻地進行,如行走、吃飯、洗澡等過程中,都可鼓勵孩子覺察當時的對於環境的反應及行為,甚至思緖,簡單地梳理自己的精神。我們走路通常只看路,忘了「看」腳, 容易忽略雙腿忙於趕路的辛勞和不適以及地上的細節。靜觀步行,可以讓我們覺察自己所踏出每一步的動作,腳底與地面的互動和感受,覺察雙腿的忙碌、地上粗糙的磚塊和亂草、被遺棄的一件垃圾。

小朋友靜不下來也可進行靜觀

很多人都認為靜不下來的小朋友,其實是可以進行靜觀訓練的。在香港,已經開始有學校推行靜觀訓練,有些課程是安排小孩與家長分成兩組 ,進行靜觀訓練,協助他們面對壓力。當然小孩的課程是經過調整,時間亦會縮短一點,在家中或家庭活動中想加入靜觀的元素,與小朋友進行的時間,最好設計為45分鐘至於1小時。當我們將觀察力由近距離慢慢放遠,然後慢慢放空,我們可以感受到世界上的事物不單止存在著,更能與我們對話。

對於孩子的美感培訓,我們並不需要每次都拿起畫筆去教導,創作來自對世界的關愛。孩子們和家長總忙於應付外來壓力,往往忘記照顧自己真正的「家」──我們居住的地方。進行靜觀,找一個舒適的位置,坐在椅子或地上,閉上眼睛,有助於減少因為單純的視覺所帶來的干擾,用心觀察自己與環境的結合。透過靜觀和呼吸練習,更能覺察身體各部位的狀況、自己的感受和念頭,練習放鬆自己的身體以心觀察,靜觀提醒我們的並不單止有關自我和某物件的深層結構,更提醒著我們記得愛自己、愛環境。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