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慢熱孩子等於冇家教?學習尊重小朋友|失敗媽媽

撰文:失敗媽媽
出版:更新:

農曆新年,帶孩子到親戚長輩和朋友見面的機會增多,一起聊天和聚餐時,父母最常面對,就是别人輕易笑說自己孩子是港孩,或是不夠禮貌、不夠熱情。

(陳皮下廚FB圖片)

說到聊天,我家孩子陳皮也算是慢熱派,雖自小都是由媽媽親自照顧成長,安全感不缺,就算上非主流教育的幼兒課堂時也是陪到他感覺舒服才自然分離。但他也會對陌生人或不常見的親友不馬上能主動熱情地打招呼和自然交流,有時也會被不熟悉孩子個性的大人說,「陳皮怎麼有點冷漠啦!他平常也是這樣嗎?是不是怕生?」

事實上,每次計劃和孩子參與聚會、或見親友長輩時,我也會提醒兒子幾句為什麼要打招呼和聊天、告訴多次對方名字是什麼:「他們是媽媽的重視的人,媽媽也希望你喜歡他們,所以和你一起跟他們見面。和對方打招呼和聊天,這樣對方會覺得我們重視和尊重他們,而且對方很少機會看到你,自然想和你玩和聊聊。」以身作則,大人我們也應先打招呼,但至於孩子到時願不願意繼續熱情地和親朋戚友交流和玩樂,我認為應該容讓給孩子有空間自己決定。其實,連我們大人也不是每個也喜歡話很多呀,每人性格不一,甚至有時候人也會因當天行程累了根本無力交流太多。坦白說,除了基本禮儀外,我們又何必對孩子太苛求?

除了聊天,聚餐時,很多大人也好像期望請孩子吃什麼,孩子也歡歡喜喜、興高采烈地照單全收,並且吃得一乾二淨,才是「乖孩子」。但我也疑惑,我們每個大人也有自己喜歡不喜歡的飲食習慣吧?為什麼會要求孩子不一樣的呢?

(龔嘉盛攝)

自小我就教導陳皮,飲食習慣要均衡,你可以喜歡吃跟家人不一樣的東西如海鮮(媽媽我因環保原因吃素),但蔬菜水果一定要多吃,盡量避免化學成份的食物添加劑,而且在自己家和朋友家不是付費餐廳,要尊重廚師決定了煮的食物,不合自己胃口也不應發脾氣,要心存感謝。喜歡吃又有多的話夾多點沒關係,如不喜歡的話試吃少許後可溫柔拒絕,只是自己主動夾了在碗碟內的食物就不要浪費了。在這些原則下,陳皮的飲食習慣向來問題不大,胃口除了生病和眼訓時也是極佳,從來三餐也是主動吃完,營養健康不缺。這樣的孩子,其實也經常會給我家長輩說他「挑食」呢。

尊重孩子,也許暫時在香港也是奢求,只得家長們自己看開一點、回家再和孩子解釋就好。教了自家孩子基本禮儀,新年旁人或親友尖銳說笑的話,不用太在意。

作者簡介:失敗媽媽

一位平凡的基督徒全職媽媽Carrie,讀了教育碩士、上過無數教師培訓課程,本著以主耶穌為榜樣,以為可以理想化教養孩子,但低估了自己的不完美,以致每天育兒和教養都充滿血淚和笑料。現為小島學園董事,育有一子陳皮。

作者Facebook專頁:陳皮下廚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