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女學習以同理心看待事物 減少兄弟姊妹間爭執|Natalie Yim

撰文:Natalie Yim
出版:更新:

兄弟姐妹不和,有時來自不懂得互相體諒,家長也曾向我訴說,當子女爭執時,家長嘗試勸和,結果卻換來孩子抱怨爸媽偏袒某一方,這實在令大人束手無策,問我該從何入手。
那就講一個故事,讓他們明白吧!故事既是小朋友的語言,而這個我準備要講的、取材自日常生活的故事,更可以讓小孩學會體諒,以及練習以同理心處事。

在說明那是什麼樣的故事前,我想先讓家長了解「基本歸因偏差」(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原來無論小朋友,還是大人,在看待別人時總會有點偏差,自然而生的。正正是那一點點並非故意造成的偏差,使對方生氣、責怪我們不懂得體諒,甚至產生爭執。

現在進一步解釋「基本歸因偏差」,其中重點名詞有兩個:「內在因素」和「環境因素」。在我們評價他人時,我們總是傾向看重內在因素(如人格或態度),而忽略環境因素;至於在評價自己時,則剛好相反,看重環境因素,跳過內在因素。

例如,員工遲到,主管傾向將遲到原因歸咎於下屬的人格,即懶散,而不是當日交通異常擠塞。另一邊廂,主管自己遲到,他想到的是今天巴士沒準時到站、大堂又特別多人等升降機等等,這些環境因素,而不會說到自己的人格或態度頭上。

回到講什麼樣的故事給孩子聽,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尋找事例,讓孩子多面思考,學習體諒。例如,你們看見甲君從餐廳匆忙離去,撞到乙君。你可以問小孩怎樣看甲君,粗魯兼沒禮貌?還是可能因為甲君收到電話,他婆婆進了醫院,所以心急離去?

如果孩子年紀大一點,家長亦可以告訴他們,人類自然傾向想到對方的性格差(粗魯兼沒禮貌),多於考量外在因素(婆婆進了醫院),讓孩子習慣去察覺自己的思路。

平日多讓子女練習以同理心看待事物,到兄弟姐妹間有爭執,我們便可以立刻喚醒他們的同理心——妹妹把果汁倒在你身上,不是因為她頑皮,只是因為她看著電視,沒注意桌子上的杯子。當然,這種看事情的方式,絕對不是製造藉口的機會。不過分辨故意搗蛋還是不小心,這一點該不會難到家長,甚麼時候該讓兄弟姐妹互相體諒、甚麼時候該由家長嚴肅正視問題,這些後台工夫就拜託你們了。

相關文章:獎勵小朋友是好是壞?怎樣避免令獎勵變為寵壞孩子|Natalie Yim

+12

作者簡介:

Natalie Yim 為資深英語教師及《童理心》會董,語言學畢業,掌握語言的微妙,後修讀心理學,了解行為動機,故善於解讀小孩的說話與舉動,相信親子關係是教養的基礎:理解應比責備快,解決問題應比懲罰落力。

延伸閱讀:【那些我愛過的人】馬貫東演活亞氏保加症患者特徵 社交差欠交流

家長可留意以下幾項,去判斷小朋友是否有機會是亞氏保加症患者,如持續一段時間的觀察後仍有懷疑,便建議找專業人士做一個有系統的檢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