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下要學習忍耐 約定疫情過後要和仔女到海邊到公園「放電」

撰文:陳凱琪
出版:更新:

疫情嚴峻,連坐定定食飯也是奢侈願望之時,想去海濱長廊唞唞氣都很難,要帶同小孩去「放電」更難,亦屬高風險活動。專家也不知何時是疫情高峰,小孩慨嘆在家防疫苦悶,也只能教他忍耐再忍耐。今次疫情似乎令更多人注重健康,5、6月較少確診個案時,在海濱長廊運動散步的人比往時多。
但本港近民居的海濱不多,市區尤其罕有,部分可望而不易去,如西九文化區的海濱長廊,即使附近的居民,要在晚飯後去海邊走走,也要繞經一大段路才能如願,更遑論區外的人,確實有點浪費。無論如何,現時社區大爆發下,少外出為妙,期待疫情盡快過去,與孩子約定,在捱過第三波疫情後,到海濱及公園玩過痛快。
【編按:作者為陳凱琪】

今年可外遊的機會微乎其微,疫情下每年幾乎必定去日本旅行的港人,暫時只能重溫舊相——「睇咗當去咗」,一解「思鄉」之苦。現時可以在家工作已算幸福,非必要都不會外出,家長也多了時間在家照顧及陪伴正在放暑假的小孩。可是要令小孩乖乖留在家中活動,有一定難度。有位朋友為方便子女返學,最近由馬鞍山遷居油麻地,以往孩子想到連接公園的海濱長廊玩,5分鐘內已可到達,該處有單車徑、緩跑徑,有時更會帶滑板車前往,玩完一身汗,就回家洗澡睡覺。

(getty)

馬鞍山海濱長廊更是烏溪沙碼頭,即曾經有人鋪砌「心形石」的石灘,疫情下如堅持要帶孩子「放電」一下,趁人流最少的時段,着好防疫裝備落街玩一轉,風險也不至於太高。不過,朋友搬到油麻地後,要去有公園設施又近海濱的地方玩,並不容易,西九文化區海濱在地圖上看,似乎很近,但居民要過去,也找不到一條易行的路前往。

疫情前不少家長也會帶同小孩,一家幾口專程坐車去西九海濱,但通常帶備大量食物飲品,猶如去郊遊一樣。其實西九龍明明是油尖旺一帶的延伸,又設有柯士甸站和九龍站,但偏偏不少市民也不知怎樣前往。區外的市民搭經西隧巴士在隧道口落車,可能最接近,但同樣地,沒有一條指示清晰的步道行過去。

西九海濱長廊 (資料圖片)

在家長角度,方便返學之餘又有易行易達的海濱,當然最好,想魚與熊掌兼得,朋友只能盼望未來西九海濱與周遭環境及社區融合,提高連接性,令區內區外市民可輕鬆前往,否則只會浪費這個密集城市中難得的海濱空間。

逆境下心存盼望,對家長及孩子均十分重要。有家長形容現時平日已在家工作,如假日也屈在家中,與孩子像「困獸鬥」般難熬,沒有歇息空間。套用《頭文字D》電影對白:「個人無事,先做到世界冠軍」,學習忍耐,期待抗疫成功的日子,與孩子一起加油吧!

作者簡介

作者-陳凱琪

陳凱琪:香港教育大學畢業,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