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與2歲女兒野外車中露營 媽媽:開心學習唔係硬塞嘢俾佢

撰文:鄧煥儀
出版:更新:

疫情下為減染疫風險,不少父母也減少帶孩子外出,日常學習和親子活動也只可留家進行。惟對Bobo和她2歲的女兒而言,突如其來的疫情,卻促使了她的「車中泊」計劃,把車子改造,駕車與孩子到野外露營。除了風光明媚,大自然更是孩子獨特的學習場地。在這段抗疫日子,造就了非一般的親子時光。
攝影:鄭子峰

+4

不尋刺激 以女兒為首要考慮

這天與Bobo相約在欣澳海邊見面,她駕車來到後,便與丈夫合力在車後搭帳幕、搬出露營桌椅,兩歲多的女兒薯B也熟手的幫忙媽媽。Bobo本是露營愛好者,她憶述,在成為媽媽前的五、六年間,不時揹上大背囊,走四、五小時到營地過夜。誕下女兒後,她更想讓孩子參與其中。「今年想換架family car(家庭車),換車時已設定好目標,想換一架全躺平、有天幕嘅車,睇吓會唔會有機會car camping(車中露營)。後來遇到疫情,好多露營場地都關閉,便加速了『車中泊』呢件事。」

+15

由於不是露營新手,「車中泊」對Bobo來說並不難掌握。「枱凳、爐具都係以前用開,搵到風景靚嘅地方,唔阻礙別人停車,已經做到『車中泊』。車上已配備雪櫃和水桶,每次出發前買好食物和注滿水桶便可。」訪問當日,她便帶備了三文治烤夾,為女兒炮製棉花糖三文治及芝士漢堡。「我煮嘅都係比較簡單嘅食物,例如打邊爐、煮烏冬、冷麵。」

她坦言,成為媽媽後,露營的心態也變得不同。「以往係想挑戰自己,去到營地會飲下酒、放鬆一下,但現時會以女兒嘅安全和學習為首要考慮,曾去過冇欄杆嘅海邊,其實好危險,唔放心俾小朋友四圍走。夜晚會嘈吵嘅地方,例同新娘潭、大帽山都可能唔太適合。會選擇方便走動、相對安全嘅地點,有草地、沙灘就最好,小朋友實鍾意玩沙、玩水。」

+2

培養觀察力 學習自理

疫情之下,不少父母均減少帶孩子外出玩樂,對Bobo來說,與孩子的親子活動亦因而改變。「以往每天也會落公園,現時少咗個量,但重咗個質。每次出去露營嘅時間長,十多二十小時,冇理由求其開部ipad俾佢,所以會預先為佢安排活動,等佢玩之餘又學到嘢。」

來到大自然教室,孩子的活動便是盡情探索。「用手摸沙、水、踩泥氹,我會帶放大鏡、畫紙、畫筆,等佢觀察附近景物後,嘗試畫出來。我希望佢可以學到自理,喺戶外你唔怕啲嘢污糟或者整濕,例如用茶壺斟水,對呢個年紀朋友嚟講係有難度,喺屋企會倒到周圍都係,但喺戶外就唔怕,會俾好多類似活動佢去練習。」

+19

Bobo續指,在野外活動可助孩子培養觀察力和創意。「喺書本睇到嘅事物,如果冇見過實物,始終未能體會。但佢現時見到花、海會顯得興奮,早前仲見到雙彩虹,就趁機會同佢做勞作,拼貼雙彩虹。呢個學習過程係好愉快,開心學習唔係硬塞嘢俾佢。」

每次露營完畢,Bobo也會著女兒用鉗收拾垃圾,「自己帶走自己垃圾」,趁機灌輸環境保護意識。「見到佢冇著水鞋,都肯踩有牛糞的水氹、自己識煎蛋、學識分享,成長咗好多,都係難忘嘅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