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24節氣|中醫媽媽教親子製2款甜品 助清肝明目袪熱氣

撰文:許珞珩
出版:更新: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清明節除了掃墓祭祖外,亦是廿四節氣之一,春天的第五個節氣。註冊中醫師謝嘉雯建議家長可以趁清明節連復活節有幾天長假,不妨與孩子玩玩「煮飯仔」,她更教大家製作兩款應節並帶有養生元素的親子甜品。

清明應節食品之「吃青團」

眾所周知, 端午吃糭子、中秋吃月餅、冬至吃湯圓,不同節日都擁有自己的應節美食。那清明節的應節食品又是什麼呢? 那就是吃「青團」,中醫師媽媽中醫師謝嘉雯說:「青團是古時掃墓祭祖的供品,但隨著時代變遷,就像糉子、月餅一樣;青團的祭祀角色早被淡化,但作為清明時節傳統小吃的形象仍然鮮明。」

「青團是中國南方部分地區清明節時的一種小吃食物, 青團的製法主要是以艾葉或蔣麥葉榨成汁,與糯米粉製成色澤青綠的外皮, 所以叫做「青團」。再因應各地風俗口味,再包上鹹或甜的餡料。不同地方,『青團』也有不同叫法;如清明果、清明仔、艾米果、艾粑粑、艾糍等。」謝醫師說。

原來香港的「青團」原來就是客家人的雞屎藤茶粿,謝醫師表示在香港,雞屎藤茶粿雖變了日常的傳統小吃,但以前傳統客家人則於清明節用雞屎藤茶粿來祭祀祖先, 所以外號叫「清明仔」。

她說:「傳統清明節活動是祭祖、踏青、盪鞦韆要吃「青」。「青團」的「青」 就是指青綠如油的新鮮青菜。因清明前後長出的艾葉較鮮嫩,帶有清香味道,所以傳統青團以艾葉榨汁製作油綠的糯米外皮。而香港的雞屎藤也是於春天近清明時長出新鮮的嫩葉,製作出來的茶粿外表墨綠帶有斑點,散發出一種獨特的清香, 富有本土特色。」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前後,天氣暖和又潮濕 。此時可選擇具有疏風散熱、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入饌,有助養肝利膽、調暢經氣。

點圖即睇兩道簡單容易製作的甜品食譜:

+15

親子齊下廚

謝醫師建議大家在製作甜品時, 可以向小朋友講解清明節的習俗,並誘導孩子思考,其他節日又有什麼特有的應節食物。她說:「如端午節吃糉子,中秋節吃月餅、冬至吃湯圓…等。並可問孩子最喜歡哪個節日的美食?為什麼?通過製作和品賞節氣美食,既可親子同樂,共享美味的成果,還可認識到節氣、節日與美食之間的關係。」

點圖即睇春困之解決方法:

+5

除了多運動助排除壓力和疏解鬱悶情緒外,謝醫生表示上課春眠更是大忌,她說:「除了潮濕環境令人睏倦, 長期伏案工作或網課, 也很易令眼睛倦怠難以張開, 如果大人小朋友整天『久視』電腦工作或進行網課,不但容易加深近視,還會令雙眼疲勞, 反過來耗損肝血, 兩眼出現乾澀或視物模糊症狀,亦容易令大腦血液循環變差,使工作學習效能下降。」

點圖即睇春困之生活對策:

+4

點圖即食療對策:

+5

相關文章:袪濕湯水│湯包爸爸教煲一周3款湯水 改善小朋友脾胃功能增抵抗力

點圖即睇一周袪濕湯水:

+34

相關文章:小朋友過度進補隨時導致性早熟! 中醫推介四款食療提升腸胃功能

另一誤區,補品其實無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反之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各種禍害。

以下介紹四款健脾胃的食療:

+4

按圖即睇潮濕天氣身體常見之症狀:

+2

按圖即睇中醫建議一週可飲一至兩次之湯水:

+22

按圖即睇6個吸濕除霉小法寶:

+15

相關文章:濕疹戒口|小朋友轉季易起濕疹皮膚痕癢 中醫建議呢幾樣食物要戒

+4

同場加映:回南天濕度高 家居牆身地板又濕又霉 媽媽必學6個天然抽濕方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