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倉鼠|由學童自殺到告別愛鼠 父母應給孩子的生命教育|譚鴻昌

撰文:譚鴻昌
出版:更新:

日前政府「殺鼠令」一出,「鼠」心惶惶之外,一班飼主、家長更是「情義兩難」的處境。雖則坊間流傳著寵物鼠會否傳染病毒予人類,但為人父母,有誰不是子女排在首位。於是乎,今早在各社交媒體、網媒看到一幕幕孩子含淚告別愛鼠的畫面,著實叫筆者心痛。

2015年左右的時間,香港曾出現一連串學生自殺事件,喚起社會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的重視;直到近年屢屢出現虐殺寵物事件,引起社會回響。是次非以討論棄鼠之舉的道德、是非對錯,而是家長如何藉此機會與孩子好好上一課「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以「尊重他者與自己生命」為思想中心。所謂的「他者」亦包括人類、以及其他生命體。如果家長不希望孩子將來成為輕蔑任何生命的人,便須注意自身每個影響生命的時刻,因尚未懂得批判思維的孩子的價值觀普遍是從家長身上直接習得。如家長以「倉鼠會將病毒傳染人,令人生病甚至死亡」、「第日再買過比你」為由,而拱手將寵物供出、甚至棄養,除了會影響親子關係,亦容易造成孩子誤以為「對他人有害的生命便需要消滅」的扭曲價值觀。

作為家長切勿低故寵物離開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在少子的情況下,獨生子女較容易視寵物為玩伴、傾訴對象,分享生活中的喜與愁,並從中得到撫慰。

👉🏻👉🏻👉🏻👉🏻每逢長假期後,學童自殺問題都惹起關注:學童自殺|調查以來情況最嚴重 專家:個案普遍已踏入青春期👈🏻👈🏻👈🏻👈🏻

如家長堅持不棄養,可以藉此機會教育孩子如何對待他者生命,以及作為飼主的責任。如家長決家棄養,可與孩子一同商量為寵物進行告別式。過往有研究發現讓孩子參與寵物的告別式,能有效減低孩子的焦慮等負面情緒。告別式可包括為寵物準備喜歡的食物、為牠準備乾淨的環境、製作小相本等,重點是孩子的參與,是給孩子的一個緩衝區。

告別寵物後,孩子出現不捨、傷心的情緒是可預見的。此時父母切勿以「唔好唔開心啦」等否定孩子情緒的說話。反之運用「同理心」,接納孩子的情緒、關心孩子的感受、用時間作陪伴;亦可與孩子玩遊戲、做運動及聽音樂等,分散其注意力。如孩子情緒久久未能平伏,家長則需視乎情況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photo-ac)

作者:譚鴻昌(註冊社工及認證家長教練)

作者機構網站:https://www.dadsnetworkhk.org/

從事社福工作十餘年,有感香港社會對爸爸的服務及支援不足,故加入DADs Network工作,分享父職教養心得,及組織香港的爸爸、推動積極父職運動(Active Fathering)。

機構簡介:

香港父職服務機構DADs Network於2015年成立,志於推動積極父職(Active Fathering)及組織香港爸爸建立互助平台。機構於2016至今,與香港幼稚園及小學、社福機構舉行超過100場名為「與爸爸有個約會」的父職講座,提醒香港爸爸需要多參與孩子教養工作。當中95%參加者於活動後都表示願意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成長,並承諾願意與孩子定期約會。機構會定期進行聚會,讓爸爸互相交流分享親職教養心得,組織全港首個純爸爸教養互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