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品360上市】吸金勁過阿信屋 4大「對決」拆解優品彈起原因

撰文:許世豪 林樂謙
出版:更新:

優品360(2360)近日招股,招股價介乎1元至1.2元,每手2,000股,入場費為2,424元,集資最多3億元。公司計劃未來4年間開設76間分店,計及現有85間分店,屆時規模將「拍得住」759阿信屋。
759阿信屋與優品可說是「老對手」,一間剛剛轉虧為盈,慢慢回氣;一間則大舉進攻,上市謀求大搞。記者翻查兩間公司業績,從經營數據、產品策略、分店佈局及財政狀況4大方向作「對決」,整體而言優品暫勝一籌。有股評家亦認為,中短期來說,優品新股有一定「值博率」,上市後股價有望升逾1成。

優品360以招股價上限1.2元計,上市後市值最高可達12億元。(鄭子峰攝)

成立於2010年的759阿信屋,以日本零食起家,輔以平價作招徠,成功在本港休閒食品市場「稱王」,截至今年3月底,市場份額估計達到39.7%。「後起之秀」優品360,於2013年開業,市佔率已升至21.6%,穩佔行業「二哥」地位。隨着優品360上市,將公司業績「盡現人前」,終於讓投資者可以比較兩間零食巨頭的優勝劣敗。

對決一、優品「以小勝大」 吸金力勁過阿信屋

優品360雖然是「後起之秀」,店鋪規模亦較阿信屋遜色,但如果從吸金力看,營運表現較「復原中」的阿信屋優勝。翻開優品招股文件, 截至今年3月底,優品全年進帳10.75億元,按年急增56%,毛利3.4億元,毛利率接近32%;不計上市開支,期內溢利上升1.31倍到5,823萬元。

至於阿信屋,據母公司CEC國際(0759)的業績報告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止,上半年零售業務收入8.52億元,毛利2.95億元,毛利率達到34.7%;惟首6個月經營溢利僅為234萬元,「年化後」相當於460萬元,但如果扣除994萬元利息等開支,盈利其實仍見紅。

兩間公司吸金力懸殊,某程度也因為阿信屋「唔爭氣」,至今仍受到早年盲目擴張、開店及入貨策略失效等因素衝擊;同時,毛利率由高位約4成逐潮回落,亦令利潤萎縮。

對決二、優品兼營遊客生意     阿信屋側重民生區

不說不知,優品初期以旅客生意起家,首家店鋪開設於水貨客較多的上水區,後來才開始改變發展策略,進駐地區商場,現時民生及遊客生意可謂平分秋色,這可從優品的店鋪網絡看到端倪。在優品擁有85家店鋪中,近半位於較多遊客消費的地區,例如有37家坐落在油尖旺、北區、屯門及元朗等較多內地客消費的地方;有6家店鋪位於火車站及機場等交通樞紐。以油尖旺區為例,優品擁有14間店鋪,佔總數的16.5%,貢獻近兩成總零售收入。

不過,這亦有利有弊。優品在招股書中指出,由於訪港旅客自2016年起減少,公司在翌年調整產品組合,推出平均售價較低及較小包裝產品,希望吸納更多本地顧客。這一策略導致優品每筆交易平均消費逐年遞減,由2016年平均90.9元,降至2018年的73.2元。

另一邊廂,擁有180多間店鋪的阿信屋,則較多在民生區「默默耕耘」,不少屋邨商場都有阿信屋的蹤影;以荃灣區為例,阿信屋在該區有8間店鋪深入麗城花園及馬灣等民生區,相反,優品於荃灣只有兩家分店,位處較多內地客購物的眾安街及愉景新城。

優品為吸納本地顧客,推出平均售價較低及較小包裝產品。(鄭子峰攝)

對決三、優品360 專注「休閒」 阿信屋「雜食」或拖累毛利    

商品組合上,優品360 強調自己是「休閒食品零售商」,聽起來抽象,但就各產品佔收入的比例來看不難理解。優品專注於「朱古力及糖果」、「包裝烘焙產品及零食」和「堅果及乾果」三大類別,佔2018年度收入分別為33.3%、22%、18.1%;反而個人護理產品與其他雜貨的比例卻在下降,例如個人護理的收入佔比從2016年度的7.3%,降至2018年度的2.9%。

至於阿信屋,主要貨源來自日本及韓國,直送進貨份額佔近5成,其餘為泰國、歐洲、台灣及中國等地。不過,商品組合較為「雜食」,除了主打零食外,近年變身「超市」,加強民生必需品,包括米糧麵類、食用油類、酒類及清潔劑等。此舉雖然令產品組合多元化,但有可能令定位變得「模糊」,甚至因流轉速度減慢,而令存貨成本增加。公司亦曾在業績報告上提到,聚焦發展乾貨中的糧油副食品以及急凍食品,會增加存貨壓力,要採取「薄利多銷」政策去進行推銷,預期未來的毛利率將難以提高。

阿信屋主要貨源來自日本及韓國,近年亦開始增加米糧等民生必需品。(資料圖片)

對決四、優品集資後財政狀況較阿信屋佳

來到財務狀況,截至2018年10月底, 優品360未償還的借貸逾1億元,但公司早在2016年,已開始大幅減少資產負債比率,由504.4%降至今年7月底的90.2%,財務狀況大為改善;手上現金只有約2,648萬元,但集資後料有約3億元現金﹙假設以上限定價﹚「進賬」,淨資產價值(NAV)可由目前的不足1億元,最多可上升至近4億元,財政狀況將可處於淨現金水平。

相反,仍然處於轉型「陣痛期」的阿信屋,截至10月底NAV有約4.2億元,惟部分是來自旗下物業及設備等非流動資產;手頭銀行結餘及現金雖有7,598萬元,但明年10月底前要還清的借貸亦高達4.2億元,假如未能及時將逾3.7億元的存貨賣出「套現」,隨時有流動性風險。可幸的是,上半年現金流入淨額為4,989萬元,經營業務的現金流入淨額亦達5,543萬元,一改去年雙雙淨流出的勢頭,反映零售業務有逐步改善的跡象。

張智威指若優品以中間價或者下限定價,短期內股價或可升逾1成。(張浩維攝)

專家料上市後股價短期可升逾一成

優品360以招股價上限1.2元計,上市後市值達12億元,往績市盈率約20.6倍,相比之下,759市值約4億元,兩者相差3倍。

今年11月中旬傳出優品即將上市時,「對手」CEC國際已先炒上近3成。如今優品正式招股,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新股市場氣氛轉差,但由於優品招股規模較小,若以中間價或者下限定價或「炒得起」,短期內股價可升逾1成。

比較兩間零食龍頭,他認為優品在中短期較值得投資,並指「優品360過去幾年有賺錢,現時集資開店,處於業務擴張期;759則蝕錢,業務太雜需要重整,長期投資要視乎759重整業務的步伐。」他續稱,雖然本地銷售增長放緩,但他認為零食為低檔消費,相比高檔消費影響較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