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內地電動車行業發展 料日後競爭更劇烈|伍禮賢

撰文:伍禮賢
出版:更新:

上周四(6日)包括特斯拉、比亞迪及「蔚小理」等在內的16家車企,在上海簽署《汽車行業維護公平市場秩序承諾書》,當中包括「維護公平競爭秩序」、「注重營銷宣傳方式方法」、「發揚質量為先」及「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內容。對於這個情況,投資者或會關注汽車行業,特別是新能源車領域劇烈競爭的局面在未來會否有所緩解。要分析這個問題,不妨先回顧近年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趨勢。

近年新能源汽車在內地發展迅速,但這背後是行業歷時十多年的規劃、沉澱及發展。最早在2009年,國務院首次提出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標,由中央財政安排資金給予補貼,並在全國多個城市推出試點。而從2010年至2017年,內地對行業的支持及補貼處於不斷明確細化及擴大化的時期,具體涉及純電動及混合動力、不同行使里程補貼額度差異化等。而2018年至2019年,相關補貼政策開始加強對新能源車的技術要求規定,並制定2020年補貼政策推出的路線。最終,新冠疫情的到來延續了相關補貼政策維持到去年,今年以來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從行業以上發展里程可以看出,行業之中不同企業是從早期的產業規劃獲得全面的受惠,這個過程亦為汽企在市場競爭中逐步建立規模效應。同時前期補貼政策惠及面廣,即使處於不同競爭水平的企業均可受惠政策的支持及市場的擴大化。但隨著補貼政策開始逐步細化及差異化,補貼政策更偏重於支持初步優勢技術企業,這也成為驅使企業之間提升自身競爭力的措施。

直至2023年,補貼政策退出後,部分具市佔優勢企業趁中小車企失去補貼政策支持之下,運用降價措施以圖擴大市場版圖。這當中反映出,隨著市場的發展越趨成熟,市場化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同時,在這個汰弱留強的競爭過程中,亦促進了行業的發展,例如更先進的技術才有更具競爭的價格定位,更具競爭的價格才會進一步刺激新能源車的普及化。因此,筆者相信,新能源車競爭局面加劇的情況,在未來並不會改變,這也是市場成熟化的必要過程。

其次,銷售價格的調整,只是反映行業競爭的其中一個點。車企之間的競爭往往不限於對銷售價格的調整,例如可以在新車推出時的定價,或者在銷售價格維持不變的情況下,對售後服務內容、服務收費等方面。例如,上月蔚來在下調全車系售價的同時,將之前免費換電變成收費換電,這也反映出車企的競爭是多層面、多維度的性質。

伍禮賢【財經專欄】投資明「賢」.伍禮賢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 伍禮賢

*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代表,本人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