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香港IPO市場 獲兩大利好因素加持|伍禮賢

撰文:伍禮賢
出版:更新:

2023年,香港新股市場整體表現低迷。根據港交所數據,2023年首11個月份,港股每日平均成交金額約為1,056億港元,較2022年同期跌近15%。相信二級市場走勢疲弱,是導致IPO市場表現不佳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港股走勢向下影響企業上市企業估值,打擊擬上市企業的上市意欲;另一方面,投資者對市況信心下降,亦影響IPO市場的投資情緒。

面對這個情況,港交所也在近年推出不同措施支持新股市場。例如去年SPAC機制正式推出,以先上市再尋找資產項目的方法,促進新股市場進一步活躍。但目前來看,似乎相關項目數目不算活躍。筆者認為,這其中最大的因素還是跟最近兩年在環球利率出現大幅向上有關。這個利率環境對於企業募集資金以及投資者尋求合適的項目而言,均提升了雙方的難度。同時,目前在香港上市的部分SPAC股份,在市場中的交易水平較為疏落,亦對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帶來影響。而根據Chapter 18C(特專科技公司)的上市機制,目前亦遇到相似情況。另外針對IPO流程的世界,港交所在今年進一步推出FINI的機制,縮減IPO上市流程時長。

筆者認為,認為2024年港股IPO市場有機會出現改善的局面,最主要來自兩大利好因素。首先,現時投資者普遍預期美國較大機會已經結束本輪加息周期,甚至在2024年開始減息,因此利率環境利好投資市場。第二,內地經濟復甦在2023年表現出一定波動性,但隨著內地一系列政策出台,預期2024年宏觀經濟方面將出現回穩情況。這兩大因素成為IPO出現出現改善的最大支持。

此外,在未來可以進一步促進IPO市場發展的措施之中,筆者認為港交所除了可以繼續加大力度吸引中概股回流上市外,也可以加強吸引海外企業來港上市的策略,其中中東會是其中一個重點市場。而近年關注度較高的IPO板塊主要集中在新經濟領域,相信未來市場也是較多關注大型新經濟股份、科技股的上市情況。

【財經專欄】投資明「賢」.伍禮賢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 伍禮賢

*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代表,本人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