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買大閘蟹公乸傻傻分不清?雌雄同體真相超恐怖!網民:千萬別吃

撰文:白兔糖
出版:更新:

最近來到大閘蟹當造季節,不少港人都會出外吃大閘蟹放題,或自己買大閘蟹回家炮製。大家都會靠蟹殼分出公乸選購,不過日前有網友買了大閘蟹後卻發現大閘蟹雌雄莫辨,真相竟是......

(Facebook截圖)

大閘蟹蟹公蟹乸各具風味,港人一般會透過蟹的肚臍分辨公乸。蟹乸的肚臍是圓形,而蟹公則是尖尖的三角形。日前有網民就在「香港大閘蟹關注組」上分享到自己買了一隻大閘蟹,但從蟹的肚臍卻分不出公乸,於是請教一衆網友,「這是公蟹還是乸蟹,一時之間竟分不清楚」。

由圖中可見大閘蟹的肚臍不圓不尖,雌雄莫辨。有網民就表示「我估係公,只係條野生得比較粗左啲姐」,又有網民笑言牠「雌雄同體」,是「僞娘」、「跨性別大閘蟹」、「蟹妖」,「應該係公公」。不過亦有網民認爲「食落肚的可大可小」,希望可以找到真正答案。

有網民就留言表示,其實這隻大閘蟹應該是蟹公,只是牠感染了一種叫作「蟹奴」的寄生蟲。據台灣網站「泛科學」分享資料所指,當雌性「蟹奴」入侵蟹隻,以樹枝狀根部細管伸入宿主體內、吸收養分長大同時,也會影響公蟹的激素平衡。拉闊公蟹的腹部,令蟹的外觀變得似雌蟹,甚至令公蟹擺出雌蟹交配的姿勢。而「蟹奴」寄生後也會令雄蟹失去生殖能力,反而「蟹奴」還會在蟹的底部形成外部的育兒囊,强迫雄蟹「變性」、「代孕」,養育寄生蟲的幼蟲。

樓主回覆留言指,查證自己買到的正是被「蟹奴」寄生的大閘蟹,不能進食,又呼籲「大家如果有買到這種蟹,千萬別吃」。不過雌性「蟹奴」寄生蟲若沒有成長出至大閘蟹體腔外、形成像是「蟹卵」的囊狀部分,相信一般人很難發現。而雄性「蟹奴」寄生蟲更是體型較細,若蒸熟大閘蟹打開才發現蟹肉因被寄生而變臭,也是十分掃興。大家自行選購時一定要多加留意啊!